首页> 中文学位 >攀比还是量入为出:中国农村家庭负债行为的实证分析
【6h】

攀比还是量入为出:中国农村家庭负债行为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论文创新点

第2章实证设计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1数据及变量

2.1.1数据来源

2.1.2被解释变量的选择和处理

2.1.3解释变量的选择和处理

2.2描述性统计

2.2.1数值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2.2虚拟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3计量模型

2.3.1模型的建立

2.3.2模型的选择

第3章实证分析

3.1模型的回归结果

3.1.1抵押负债

3.1.2消费负债

3.1.3医疗负债

3.1.4教育负债

3.2原理解释

第4章稳健性检验

4.1村庄平均收入的变量替换

4.2安慰剂检测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数据,以村庄平均收入为关键自变量,通过建立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中国农村家庭的负债决策行为展开分析,从经济机理上研究负债行为是否会受同伴效应(peer effect)的影响,以及探究这一同伴效应是存在攀比现象还是受量入为出的传统观念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抵押负债的决策而言,农村居民家庭行为受同伴效应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量入为出现象,攀比现象并不明显;对于消费负债、医疗负债和教育负债,村庄平均收入的回归结果不显著,出现这一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是:这些负债行为并未表现出同伴效应;另一种可能解释是:由于攀比效应与传统的量入为出的影响相互抵销导致加总的同伴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原理分析、稳健性检验和安慰剂检测。通过原理分析发现:收入高于村庄平均收入的家庭,其抵押贷款的意愿和金额显著上升;反之,抵押贷款的意愿和金额下降。稳健性检验说明:在不同的村庄收入水平情况下,居民负债决策时的量入为出行为模式表现稳定。安慰剂检测进一步指出农村家庭抵押负债行为表现出的量入为出现象仅与受访者所在村庄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