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以天业通联为例
【6h】

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以天业通联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2.3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创新与局限

第2章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相关理论阐释

2.1资产减值相关理论

2.1.1资产减值的概念

2.1.2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2.2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2.2.1盈余管理的概念

2.2.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2.2.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

第3章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与动因

3.1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与盈余管理

3.2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

3.3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

第4章天业通联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4.1案例背景介绍

4.1.1公司介绍

4.1.2选取本案例的原因

4.2天业通联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4.2.1天业通联资产减值总体情况分析

4.2.2天业通联与徐工机械资产减值情况比较

4.2.3天业通联存货跌价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

4.2.4天业通联坏账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

4.3.1天业通联经营活动盈利能力分析

4.3.2天业通联利润结构分析

4.3.3天业通联利润变现质量分析

4.3.4天业通联资产减值损失的盈余管理效果分析

4.4天业通联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4.4.1扭亏动机

4.4.2摘帽“*ST”、避免退市动机

第5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5.2对策与建议

5.2.1对天业通联的建议

5.2.2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建议

5.2.3对完善相关会计准则的建议

5.2.4对加强监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财务报表修饰方法,正在受到与日俱增的关注。而由于资产减值准则自身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上市公司以资产减值为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日渐突出,其中的误导性成分更有可能致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从而妨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识别上市公司运作手段和行为动因,解读其真实的利润质量,并根据这一现象对上市公司及利益相关者提出改善建议。
  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规范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对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问题进行剖析。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二部分为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相关理论阐释。第三部分为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和动因分析。第四部分为天业通联运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案例分析,该部分剖析了案例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并分析了其真实的利润状况和盈余管理的深层动因。第五部分以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结论为基础,对上市公司、准则制定和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天业通联确实存在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主要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其操纵方法为:一是调整减值准备计提金额,通过盈利年度多计提减值准备,亏损年度少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调节利润;二是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和转销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倾向于在扭亏年度转销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三是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通过大规模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清理低质量资产、集中释放风险,为下一年度扭亏为盈做准备。进一步分析表明,案例公司进行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扭亏和保壳,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善、不规范也使得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更加隐蔽。对此,本文对案例公司和其他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监管机构提出相关建议,以有助于多角度、全方位遏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

著录项

  • 作者

    李爽;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会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孔宁宁;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6;F832.51;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