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三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价值模型研究——以Y公司为例
【6h】

新三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价值模型研究——以Y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2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研究方法

1.2.2研究内容

1.3创新之处

第2章关于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发展的文献综述

2.1新三板挂牌企业估值

2.2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发展

2.2.1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2.2.2新兴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2.3文献述评

第3章企业估值模型适用性分析

3.1估值模型概述

3.2绝对估值法适用性分析

3.2.1DCF估值法

3.2.2EVA估值法

3.3相对估值法适用性分析

3.3.1市盈率法

3.3.2市净率法

3.3.3市销率法

3.4实物期权法适用性分析

3.4.1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

3.4.2实物期权法在新三板估值中的应用

3.5本章小结

第4章Y公司价值评估

4.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特点

4.1.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界定

4.1.2新三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特征

4.2案例公司业务及特点概况

4.3运用B-S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

4.3.1运用B-S模型对Y公司进行价值评估的参数设定

4.3.2运用B-S模型对Y公司进行价值评估

4.3.3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4运用DCF自由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

4.4.1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4.4.2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4.3运用DCF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对Y公司进行价值评估

4.4.4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5结果分析

4.5.1两种模型参数的敏感性评价

4.5.2运用Y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验证

第5章研究结论与不足

5.2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新三板自2013年扩容以来,倍受资本市场关注,诸多投资机构设立了以新三板挂牌企业为投资标的基金。在新三板上有大量的高成长性企业,热点行业集中于TMT、大健康、消费升级等领域。其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由于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而受到广泛关注。截至2017年11月30日,根据证监会(2012版)二级行业统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挂牌数量达1738家,位居第一。由于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以及新产品——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国内在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业市场的迅猛发展。
  本文采用数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和新兴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分类梳理,并对实务中经常使用的股权现金流量模型、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市盈率法、市净率法、市销率法以及国内近几年开始从理论研究转向实务应用的EVA模型和B-S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于Y公司具备了新三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具备规模较小、有形资产比重小、成长能力强且盈利潜力大等特性,并且根据公开信息披露已连续5年实现盈利,所以选择B-S模型和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对其进行估值,并对主观影响较强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B-S模型考虑了标的资产的波动且不受现金流量的影响,参数易设置且模型可调整,对于主观性较强的参数敏感性很低,更加适合新三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