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法经营罪去“口袋化”研究
【6h】

非法经营罪去“口袋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1.4创新之处

第2章非法经营罪及其“口袋化”之体现

2.1非法经营罪定义及特征

2.2非法经营罪“口袋化’’的体现

2.2.1立法层面的体现

2.2.2司法解释层面的体现

2.2.3审判实践中的体现

第3章非法经营罪"口袋化”的成因及去“口袋化’’的必要性

3.1.1立法技术中:空白罪状和兜底性条款的固有缺陷

3.1.2司法解释中:扩张解释大行其道

3.1.3审判实践中:司法自由裁量权的不当运用

3.2非法经营罪去“口袋化”的必要性

3.2.1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

3.2.2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应有之义

3.2.3人权价值的重要保障

3.2.4市场经济创新模式的障碍清理

第4章非法经营罪去“口袋化”的可行性

4.1社会对危害行为承受能力的提高

4.2我国投机倒把罪去“口袋化”的成功经验

4.3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模式为去“口袋化”提供了快捷方式

第5章非法经营罪去“口袋化’’的理念与途径

5.1非法经营罪去“口袋化”的理念

5.2非法经营罪去“口袋化”的途径

5.2.1细化立法

5.2.2严格司法解释

5.2.3规范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表现多样,在立法、司法和实践三个阶段均有体现,揭示其“口袋化”对法律权威和公民人权的侵害之重;剖析成因,包括立法自身的局限性、难以预先设想或者跟随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空白罪状和兜底性条款的存在,导致内涵和外延的模糊,以及司法解释也存在越权解释和扩张解释大行其道的现象,正确认识到去“口袋化”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既是遵循罪行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的要求,也是保护公民人权、促进市场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其次,非法经营罪的去“口袋化”具有可行性:长期的社会发展不仅催生新的犯罪类型出现,也提升了社会对危害行为的承受力;历史上投机倒把罪成功的去“口袋化”,被废除和分解的手段值得借鉴;同时立法技术的提高,刑法修正案的模式为去“口袋化”提供了最佳的方式。
  对于非法经营罪的去“口袋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也没有现实操作性。对此,一方面,要认识到非法经营罪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发挥的正面作用,对其正确评价;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倾向及其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到去“口袋化”的必要性,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针对“口袋化”成因一一采取措施去除“口袋化”,对非法经营罪进行明确和限定,遏制其扩张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