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族群分裂与共识民主:第二次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民主化进程
【6h】

族群分裂与共识民主:第二次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民主化进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1.2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研究结构、方法与视角、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族群分析视角、民主化理论、族群精英与民主化互构模式

2.1分析族群分裂:历史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观

2.2外部主导的转型与共识民主模式

2.3族群精英互动与共识民主的互构模式

第三章伊拉克族群分裂的实质

3.1伊拉克库尔德人问题历史梳理

3.2逊尼派与什叶派问题历史梳理

3.3问题实质:以族群为身份符号的权力分配问题

第四章伊拉克民主制度设计与共识民主

4.2伊拉克立法与行政体制设计

4.2伊拉克的联邦制度设计

4.3条件缺失的共识民主

第五章伊拉克族群分裂与民主化互构过程研究

5.1族群精英互动对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5.2民主化与民主制度下的族群分裂状态的变化

5.3伊拉克的族群精英互动与民主化的互构模式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民主化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朝向民主制度进行努力,但中东地区却似乎是一个例外。中东地区复杂的历史与宗教使该地区各国民主进程缓慢,其中伊拉克作为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最大的试验场,从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至今其民主转型已经超过十年。伊拉克的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无疑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它的民主转型进程与民主制度的质量,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伊拉克极为复杂的族群问题。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就是这种族群分裂的客观因素是如何影响伊拉克的民主化的,同时伊拉克的民主转型与制度设计又是如何影响三大族群关系的。
  本文运用比较政治学中民主化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一定的国际政治学视角来研究伊拉克这个单一案例,在把握伊拉克库尔德人问题与逊尼派什叶派之争实质的基础上,清楚地梳理族群分裂与民主化的互动互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伊拉克以库尔德人、逊尼派和什叶派三大势力为首的复杂的族群冲突的实质是以族群身份为符号,缺乏国家认同与弱共识文化的权力互动的博弈关系。而伊拉克的民主化实质是外部强行输入式的共识民主。共识民主对于族群复杂的异质化社会来说可能是最不坏的选择,但共识民主的运行有赖于两个前提条件,即成熟的国家构建与良好的共识文化,这也是利普哈特理论的一个不足之处。伊拉克外部输入式的民主化方式造成国家构建任务未完成,族群关系被激化,同时族群间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化,使得共识民主运行的两个条件缺失,造成转型初期民主制度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国家失序,同时,伊拉克的民主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伊拉克三大族群关系的不稳定埋下了隐患。但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三大族群精英在权力互动中逐渐推进共识文化从“霍布斯文化”向“洛克文化”演进,参与民主并推动国家构建,民主对族群精英的互动行为也产生了塑造作用。当然,当前三大族群对民主的参与主要是基于权力对比和制衡的考虑,没有达到真正的共识文化的高度;同时,伊拉克的民主质量不高,国家构建进程仍没有完成。步履蹒跚的伊拉克民主未来的走向既取决于三大族群精英能否意识到合作共赢的精神,按照民主和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培养真正达到“康德文化”高度的共识文化,也取决于在这种民主的模式下的族群联盟政府能否有效加强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构建进程与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