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非金钱给付债务的代位权的行使--以连续房屋买卖为例
【6h】

论非金钱给付债务的代位权的行使--以连续房屋买卖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研究现状、不足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1.3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研究的内容

1.3.2创新之处

第2章连续房屋买卖案例及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体现

2.1典型案例简介

2.2其他同类案例简介

2.2.1汪某与陈某、北京某房地产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2.2.2王某与何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2.2.3纪某与高某、第三人余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2.2典型案例法律关系图示

2.3案件争议问题对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体现

第3章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行使的裁判立场及依据

3.1否定立场及依据

3.2肯定立场及依据

第4章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理论和实务现状

4.1现行代位权制度的漏洞

4.1.1现行代位权仅限于合同法领域

4.1.2现行代位权制度客体范围过于狭窄

4.1.3现行代位权受偿原则不利于保护其他代位权主体

4.1.4代位权行使条件过于模糊

4.1.5代位权行使方式单一

4.1.6对债务人、次债务人的权利保护不足

4.2理论动态

4.3实务动态

第5章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行使的突破与借鉴

5.1以北京市高院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高院的指引的突破为例

5.2对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行使的借鉴

第6章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制度完善的设想

6.1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受偿原则

6.2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客体范围

6.2.1合同之债

6.2.2侵权之债

6.2.3不当得利之债

6.2.4无因管理之债

6.3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行使条件

6.4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行使方式

6.5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诉讼法问题

6.5.1诉讼主体上的设计

6.5.2诉讼程序上的构建

6.6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中债务人、次债务人的权利保护

第7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房屋买卖作为当今社会中一项重要的财产流动方式,关乎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购房无疑也是一笔巨大的家庭开支。而随着房屋买卖形式的多样化,同一房屋的连续买卖应运而生。很多时候,连续房屋买卖的卖家违约,无论最初的卖家是否愿意配合,最终的买家往往会因为“过户条件欠缺”而不得不选择解除合同并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我国代位权行使必须是“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 笔者在执业经历过程中,处理并总结了同一房屋的连续买卖这一类型案件后发现,目前我国代位权制度的设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现有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司法实务的需求,为了应对该类案件的频发,北京和广东不得不对现有制度予以变通。正因如此,我国代位权制度急需得到改善。恰逢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平稳进行的这一时机,笔者正是想通过本文的著述对我国代位权制度的更新与完善提供必要的建议,为司法实务中的强烈需求发出自己的一点微弱的声音。 本文除去导论和结论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2章):列举了4个非常典型的连续房屋买卖的案例,对典型案例的案情、判决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第一个典型案例的详细内容进行了重点说明。通过对案件法律关系的分析和对该案件审判结果及法院论述进行研究,笔者以此为依托,引导出本文所要论述的核心问题,即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行使是否具备可行。并论述了在现阶段情况下,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的行使有碍于《合同法》和《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无法得到实现的窘境。而现实司法实务中却频发此类型案件,我国的现行规定已经不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第3章):通过司法实务领域中对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行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裁判思路为出发,充分论述了在司法实务界因为类型案件的积累,所逐渐衍生出的裁判思路和对现阶段制度的反思。尤其是认为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行使已经满足条件的裁判思路,给了立法者和制度设计者们充分的实践经验反馈。 第三部分(第4章):在第三部分所述的实践基础上,笔者有对代位权设立至今的不同理论思想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在理论层面为非金钱给付债务的代位权的行使寻找有力支持。 第四部分(第5章):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为出发点,充分撰写了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北京和广东两地对于非金钱给付债务行使代位权的变通,在既不违反现有规定的情况下,上述两地另辟蹊径使得代位权中的债权人之权利得以维护,也给笔者在非金钱给付债务的代位权行使的构想中提供了可靠参考。 第五部分(第6章):在总结了现行代位权制度的漏洞、司法实务界对代位权制度修改的渴望及理论支撑后,结合传统民法理论中代位权的设立初衷,论述了非金钱给付债务代位权制度的设计与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