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肾调气法对脑出血后抑郁单胺递质及神经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补肾调气法对脑出血后抑郁单胺递质及神经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语 ABBREVIATION

文献综述

补肾调气法治疗脑出血后抑郁的机理研究

前言

实验流程图示

实验一、脑出血后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二、脑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脑内BDNF、bFGF、GFAP表达的改变

实验三、补肾调气法对脑出血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脑内5-HT、NE、TH的影响

实验四、补肾调气法对脑出血后抑郁大鼠脑内BDNF、bFGF、GFAP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照片一:

附照片二: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根据卒中后抑郁(PSD)的内源性机制学说和反应性机制学说,建立脑出血后抑郁动物模型,观察脑出血后抑郁大鼠动物模型行为学变化、脑内单胺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NTFs)的变化,结合“单胺递质假说”、“营养因子假说”,从单胺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方面探讨脑出血后抑郁的发病机理。提出脑出血后抑郁的病机为肾虚气郁、痰瘀互结、脑髓失养,探讨以补肾调气为治法的方药颐脑解郁对脑出血后抑郁的治疗机理。 方法:1.选择雄性Wistar大鼠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随机分为正常组、出血组、抑郁组、模型组。正常组予正常食水。出血组,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抑郁组,与模型组一同接受21天的不可预知性的慢性应激刺激合并孤养。模型组,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术后7天开始21天的慢性应激刺激合并孤养。应激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测定(糖水消耗量、Open-Field测定、水迷宫测试),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单胺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对脑边缘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观察所测定指标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和面积值。 2.选择雄性Wistar大鼠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正常组常规饲养,卒中组是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模型,予常规饲养。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予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手术,术后7天开始予21天的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应激结束后治疗组予颐脑解郁方灌胃每日1次,共6周;对照组灌胃氟西汀,每日1次,共6周。灌胃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测定,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内单胺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对脑边缘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观察所测定指标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和面积值。 结果:1.脑出血大鼠在各周与正常组大鼠无明显差异;抑郁组在第15天后蔗糖水的消耗量下降,与正常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在第21天后,蔗糖水的消耗量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蔗糖水的消耗量在第15天和第21天后蔗糖水的消耗量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敞箱试验结果,模型组、抑郁组、出血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较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组学习、记忆时间增多,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组在学习、记忆时间增多、错误次数增多,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水迷宫测定结果学习、记忆时间延长、错误增多,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 出血组5-羟色胺阳性细胞在海马CA4、梨状皮质、下丘脑内表达面积与正常组比较减低(P<0.05),在海马CA1、CA3、CA4、梨状皮质、扣带皮质与正常组比较光密度减少(P<0.05);抑郁组在海马CA1、CA3、梨状皮质、下丘脑5-羟色胺阳性细胞表达面积与正常组比较减少(P<0.05),在海马CA1、CA3、梨状皮质、扣带皮质、5-羟色胺阳性细胞光密度与正常组比较减少(P<0.05);模型组大鼠脑海马CA1、CA3、扣带皮质内5-羟色胺阳性细胞与正常组比较表达面积减少,光密度减低(P<0.05),在海马CA4、梨状皮质、下丘脑内5-羟色胺阳性细胞与正常组比较光密度减低(P<0.05)。模型组、出血组、抑郁组下丘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光密度与正常组比较下降(P<0.05)。脑出血组去甲肾上腺素阳性细胞在扣带皮质与正常组比较面积增多(P<0.05),光密度与正常组比较下降(P<0.05),在下丘脑与正常组比较光密度下降(P<0.05);抑郁组去甲肾上腺素阳性细胞在扣带皮质表达面积和光密度与正常组比较下降,在下丘脑表达光密度与正常组比较下降(P<0.05);模型组去甲肾上腺素阳性细胞在扣带皮质和下丘脑光密度与正常组比较下降(P<0.05)。 脑出血组下丘脑、海马CA1区BDNF阳性细胞面积、光密度显著降低,扣带皮质、海马CA2、CA3区光密度较正常降低显著(P<0.05);抑郁组扣带皮质、海马BDNF阳性细胞数光密度低于正常(P<0.05);模型组扣带皮质、海马CA1、CA2区BDNF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光密度和下丘脑、海马CA3区光密度较正常降低显著。脑出血组杏仁皮质后核、扣带皮质bFGF阳性细胞数量较正常减少,面积降低(P<0.05),杏仁皮质后核、下丘脑和海马CA3区阳性细胞染色深,光密度增高(P<0.05);抑郁组皮质阳性细胞染色变浅光密度降低(P<0.05),下丘脑阳性细胞数增加,面积增高(P<0.05);模型组杏仁皮质后核光密度和扣带皮质面积较正常显著降低(P<0.05)。脑出血组在扣带皮质和海马CA3区GFAP阳性细胞表达增多,面积和光密度增高(P<0.05);抑郁组皮质和海马CA3区GFAP阳性细胞光密度降低(P<0.05);模型组GFAP阳性细胞在海马CA3表达增多,较正常显著增加(P<0.05)。 2.中药组和西药组蔗糖水消耗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水平走格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增加(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学习或记忆游出时间较模型组减少(P<0.05),中药组记忆错入盲端数减少(P<0.05)。 西药组在海马CA1、扣带皮质表达面积增多,扣带皮质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光密度增多(P<0.05)。中药治疗组5-HT阳性细胞在海马CA1、梨状皮质与模型组比较表达面积增多,在梨状皮质表达光密度增多(P<0.05)。西药组下丘脑TH阳性细胞的表达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增加(P<0.05)。中药组下丘脑TH阳性细胞的表达面积和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西药组在扣带皮质和下丘脑NE与模型组比较表达面积增多,在扣带皮质NE阳性细胞表达光密度增加(P<0.05);中药组在扣带皮质、下丘脑内NE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比较表达面积增多,光密度增加(P<0.05)。 西药组在海马CA1区阳性细胞面积表达增加较模型组增加(P<0.05);在扣带皮质、CA3区面积、光密度较模型增加(P<0.05);中药组阳性细胞较模型组在海马CA3区、下丘脑BDNF阳性细胞面积表达较模型组增加,在扣带皮质、海马CA3区BDNF阳性细胞光密度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西药组bFGF阳性细胞表达在扣带皮质光密度和下丘脑面积较模型增加(P<0.05);中药组bFGF阳性细胞表达在扣带皮质光密度较模型增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在海马CA3区阳性细胞表达减弱,面积和光密度较模型降低(P<0.05)。 结论:采用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复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和孤养法可建立脑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该模型,模型动物在行为学上表现出兴趣和快感缺乏活动性减少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模拟了卒中后抑郁的主要症状,与临床脑出血后抑郁疾病症状存在一致性;同时该模型模拟临床脑出血后抑郁发病机制,表现出脑内单胺神经递质下降,符合临床脑出血后抑郁发病特点。脑内单胺神经递质下降,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因子变化是脑出血后抑郁的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氟西汀治疗可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以补肾调气为组方原则的颐脑解郁方也可改善脑出血后抑郁大鼠抑郁状态,中药和西药都具有抗抑郁作用。中药和西药对该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对脑出血后抑郁影响的机理研究。颐脑解郁方对脑出血后抑郁的改善是通过对脑内单胺神经递质表达的调节和对脑内神经因子表达的调节起作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