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成本效果分析
【6h】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成本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研究

第一部分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 循证医学在补充和替代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四部分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第二部分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成本效果分析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2.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3.比较脑脉泰胶囊与喜得镇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成本-效果比,以发现其潜在的经济学价值。 方法 1.纳入以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药与西药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4.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 2.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非劣性试验设计。通过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Blessed-Roth行为量表(BB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智能疗效、行为能力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并对不良事件进行描述和分析。 3.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收集成本和健康结果数据,并进行成本效果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结果 1.系统评价:共纳入8个研究,包括823例患者和8种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优于西药,其汇总OR1.86(95%CI1.16~2.97);在提高HDS评分方面,中药的效果较西药好,汇总WMD1.80(95%CI1.30~2.30)。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2.随机对照试验:共完成合格病例456例,脑脉泰组343例,喜得镇组113例。 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重要既往史、药物治疗、合并疾病或症状、MMSE和BBS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 疗效分析:(1)智能疗效:两组疗效构成、显效率、有效率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行为能力疗效:两组疗效构成、基本控制率、显效率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两组疗效构成、临床痊愈率、显效率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变化值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 试验期间发生10例不良事件,其中脑脉泰组9例,喜得镇组1例,但尚不能证实不良事件和服用药物的关系。 3.成本效果分析:共有233例患者完成研究,脑脉泰组175例,喜得镇组58例。 成本效果分析显示:脑脉泰组智能、中医证候显效率及智能、行为能力、中医证候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喜得镇组,但脑脉泰组行为能力显效率、基本控制率及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的成本效果比高于喜得镇组。 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显示:行为能力疗效,喜得镇组增加1名基本控制病例需增加51322.2元,增加1名显效病例需增加4292.859元;中医证候疗效,喜得镇组增加1名临床痊愈病例需增加6426.336元,增加1名显效病例需增加178552.1元。 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相符。 结论 1.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在痴呆疗效、提高HDS评分方面显示出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更加有效的倾向,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2.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非劣于喜得镇片,且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可用于临床治疗。 3.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降低了成本,且在改善患者智能状态、行为能力及中医证候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经济学价值。但在行为能力显效及基本控制方面,喜得镇片的经济学价值好于脑脉泰胶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