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测度及政策建议
【6h】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测度及政策建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困境和问题的提出

1.2.1 关于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

1.2.2 关于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测度

1.2.3 关于弥合数字鸿沟的政策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价值

1.4.1 理论价值

1.4.2 实践应用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

2.1.1 直接影响因素研究

2.1.2 间接影响因素研究

2.1.3 综合影响因素研究

2.1.4 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2.1.5 对数字鸿沟影响因素研究的评价

2.2 数字鸿沟测度模型

2.2.1 国外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

2.2.2 国内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

2.2.3 国内外数字鸿沟测度模型的评价

2.3“鸿沟”测算方法

2.3.1 绝对差距法和相对差距法

2.3.2 基尼系数法

2.3.3 时间距离法

2.3.4 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

2.4 Prosumer的概念综述

2.5 互联网内容管制

2.5.1 各国互联网内容管制政策

2.5.2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2.6 博弈论及在管制研究中的应用

2.7 双边市场理论综述

第三章 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

3.1 数字鸿沟的起源

3.1.1 国内外学者对数字鸿沟起源的考证

3.1.2“数字鸿沟”正式提出前的讨论

3.2 数字鸿沟的概念

3.2.1 国际组织和机构对数字鸿沟的定义

3.2.2 国内外学者对数字鸿沟的定义

3.2.3 对现有数字鸿沟定义的评价

3.3 本文对数字鸿沟的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

第四章 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及测度模型

4.1 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模型

4.1.1 解释结构模型介绍

4.1.2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主要影响因素

4.1.3 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结构分析

4.1.4 关系结构模型

4.1.5 分析与结论

4.2 区域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

4.2.2 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指标选取

4.2.3 测度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4.2.4 指标权重确定

4.2.5 各层指标的计算公式

4.2.6 信息化水平指数测算和使用说明

4.3 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

4.3.1 数字鸿沟测度的一般概念模型

4.3.2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及影响因素鸿沟的测度

5.1 绝对差距测度

5.1.1 数字鸿沟指数测度

5.1.2 信息资源鸿沟指数测度

5.1.3 设备资源鸿沟指数测度

5.1.4 信息应用鸿沟指数测度

5.1.5 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和信息应用鸿沟指数的二维比较

5.2 时间距离测度

5.2.1 时间距离测度的方法

5.2.2“鸿沟”的时间距离指数测度

5.2.3 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和信息应用鸿沟的时间距离指数的二维比较

5.3 数字鸿沟的绝对差距与时间距离测度结果比较

5.3.131地区各年ILI的绝对差距和时间差距比较

5.3.22004-2008年各地区ILI的绝对差距和时间距离比较

5.3.3 弥合区域数字鸿沟的政策路径结论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及数字鸿沟直接影响因素的层次聚类分析

6.1 聚类分析必要性及方法选择

6.2 层次聚类分析法概述及应用流程

6.2.1 层次聚类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6.2.2 层次聚类算法具体步骤

6.2.3 相似性测度方法

6.2.4 求新类相似性的方法

6.2.5 层次聚类流程

6.3 距离测度的聚类结果及分析

6.3.1 对5年总数据进行距离测度聚类

6.3.2 分年距离测度聚类

6.4 相关测度的聚类结果及分析

6.4.1 信息化水平促进情况分类及命名

6.4.2 相关测度聚类结果及应用

6.5 地区信息化水平指数排名变动原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弥合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政策建议

7.1 弥合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政策视角选择

7.2 正确引导信息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7.2.1 Web 2.0应用下互联网内容管制的新问题

7.2.2 内容管制三方博弈模型

7.2.3 小结

7.3 促进信息应用的政策建议

7.3.1 基于定制终端的移动增值业务是促进信息应用的良好途径

7.3.2 基于定制终端的移动增值业务价值链分析

7.3.3 建模及定价策略分析

7.3.4 小结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2 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指标计算公式及数字来源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信息技术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性,即“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而且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进步和稳定,如何缩小数字鸿沟,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切实存在,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定量测度我国区域数字鸿沟,找出区域数字鸿沟特征和形成原因,是制定有针对性政策和策略,弥合区域数字鸿沟的重要前提,因此研究并建立系统的、全面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模型和测度模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弥合数字鸿沟的过程中,尤其是伴随Web2.0业务应用出现了从事生产的消费者(Prosumers),Prosumers在带来互联网信息内容资源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内容管制的新问题。弥合数字鸿沟需要政府和企业等的多方参与,通信运营商发展增值业务是弥合数字鸿沟的一个良好方式。
   本文基于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回顾,给出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定义:“数字鸿沟指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传统信息技术的接入和应用上的差距”,并将数字鸿沟的操作定义定义为“信息化水平的差距”。基于此定义和前人研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模型(即理想测度模型),模型显示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和信息应用是数字鸿沟的三个直接影响因素。
   在模型基础上,基于三个直接影响因素,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可行性的一系列指标建立了一个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其中突出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应用方面的指标数量和权重。
   基于数字鸿沟的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本文给出了数字鸿沟测度的一般概念模型和基于绝对差距和时间距离法的“鸿沟”测度模型,使用鸿沟指数和鸿沟的时间距离指数分别测度信息化水平、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信息应用的绝对差距和时间距离。
   本文对信息化水平和数字鸿沟直接影响因素进行了绝对差距和时间距离的测度。在时间距离测度中,本文给出了基于动态增长率的时间距离测算方法。通过数字鸿沟三个直接影响因素的鸿沟指数和鸿沟的时间距离指数的三维比较,以及绝对差距和时间距离测度结论的比较,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绝大多数省份的3个准则层指标的鸿沟指数和时间距离都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性。数字鸿沟指数的发展存在马太效应,但时间距离不存在马太效应。信息化水平较高,超前全国水平的地区和信息化水平较低,滞后全国水平的地区,应当分别按照“信息资源>信息应用>设备资源”和“设备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的优先级路径来弥合区域数字鸿沟。绝对差距和时间距离测度在随着时间发展鸿沟是否得到弥合上得到的结论不一致,并且绝对差距测度得出的政策建议结论与实际有所背离,因此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测度数字鸿沟很有必要。
   本文采用层次聚类法的距离测度和相关测度,基于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指数值和排名对31个地区进行了分类。距离测度结果显示我国信息化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区域特性。在相关测度中,本文基于数字鸿沟直接影响因素指标的排名,总结出了15种“促进”类型,并对31省各年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其结果可用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
   弥合我国数字鸿沟的政策制定要从两个角度出发:地区角度和数字鸿沟直接影响因素角度,同时兼顾政府和其他政策主体。
   信息资源需要丰富,但互联网信息垃圾,尤其是不良信息不是有用的信息资源,针对Web2.0时代用户的参与行为带来的互联网内容资源的急速增加和随之而来的互联网内容监管问题,本文将管制看做具有可替代性的“产品”,建立了一个由政府、Web2.0互联网业务运营商和Prosumers构成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时各方的最优管制量。结果显示合作能降低最优管制力度,并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对于三方是非常必要的。当旁支付存在时,合作对于政府和运营商来说尤为重要,应当激励各方合作共同进行管制。本文还给出了关于合作方式的一些建议。
   基于定制终端的移动增值业务是丰富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应用的良好方式,并且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卖方有两个主体的双边市场模型,基于运营商收益最大化的前提,对运营商如何通过定价策略吸引更多CPs/SPs、手机厂商和最终用户进行了讨论。在业务运营初期,运营商应当在自身具有的优势客户资源基础上,通过各种宣传及优惠甚至免费或补贴的方式,吸引最终用户登录到增值业务平台上,培养最终用户的业务消费习惯,并以此促进平台良性发展。而在平台运营的稳定发展阶段,终端厂商、CPs/SPs和最终用户规模都相对稳定,合理的定价模式能够保障平台的稳定运行,降低平台两端参与者的“离平台率”。在具体定价时,应关注平台两边的用户规模、交叉网络效应的影响、交易次数、平台技术匹配等对价格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因素,选择合适的价格结构以促进基于定制终端的移动增值业务平台的良性发展,进而弥合数字鸿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