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及政府投资的比较研究
【6h】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及政府投资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学者对私人股权基金基本理论的研究

1.3.2 国内外学者对中美私人股权基金发展史的研究

1.3.3 国内外学者对中美政府投融资计划的研究

1.3.4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私人股权基金业中政府定位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私人股权基金行业概述

2.1 私人股权基金的基础知识

2.1.1 私人股权基金的基本概念

2.1.2 私人股权基金的分类

2.2 私人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

2.2.1 公司制基金

2.2.2 信托制基金

2.2.3 有限合伙制基金

2.3 私人股权基金的运作流程

2.3.1 资金的募集

2.3.2 投资的流程

2.3.3 基金的增值服务

2.3.4 资金的退出

2.4 中国发展私人股权基金业的意义

第三章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3.1 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简史

3.1.1 美国风险投资业前史

3.1.2 美国风险投资业的起源(1946—1958)

3.1.3 美国风险投资业的第一次兴衰(1958—1974)

3.1.4 美国风险投资业的第二次兴衰(1976—1990)

3.1.5 美国风险投资业的第三次兴衰(1991—2003)

3.2 美国并购基金业发展简史

3.2.1 美国并购基金业前史

3.2.2 美国并购基金业的起源(1955—1980)

3.2.3 美国并购基金业的高杠杆扩张时代(1981—1990)

3.2.4 美国并购基金业的高市盈率扩张时代(1991—2000)

3.2.5 美国并购基金业的收入增长时代(2000年至2008)

3.3 中国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简史

3.3.1 中国私人股权投资业的产生

3.3.2 中国私人股权投资业的起步阶段(1985—1997)

3.3.3 中国私人股权投资业的第一次高速发展期(1998—2000)

3.3.4 中国私人股权投资业的调整期(2001—2003)

3.3.5 中国私人股权投资业的第二次高速发展期(2004—2007)

3.3.6 中国私人股权投资业的后金融危机阶段(2008至今)

3.4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3.4.1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中资金募集的比较分析

3.4.2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中投资的比较分析

3.4.3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中投后管理的比较分析

3.4.4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中资金退出的比较分析

3.4.5 中美政府在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中作用的比较分析

3.5 中国私人股权基金业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中政府投资的对比

4.1 美国政府的小企业融资计划

4.1.1 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

4.1.2 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

4.1.3 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与小企业技术转化计划

4.2 中国的政府投资计划

4.2.1 国有投资机构

4.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4.2.3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4.2.4 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

4.2.5 地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4.2.6 产业投资基金

4.3 中美政府投融资计划的比较分析

4.3.1 中美政府投融资计划整体情况的比较分析

4.3.2 政府投融资计划评估模型

4.3.3 中美政府投融资计划各资助方式的比较分析

4.4 中国政府投资计划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对我国政府投资私人股权基金的政策建议

5.1 中国私人股权基金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中国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1.2 中国政府投资计划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中政府定位的经济学分析

5.2.1 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中政府的短期定位

5.2.2 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中政府的长期定位

5.2.3 政府的市场增进论与私人股权基金市场

5.3 对中国私人股权基金业的政策建议

5.3.1 近期调整政府投资计划

5.3.2 远期退出市场转换角色

第六章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市场经济中政府定位的经济学分析

附录2:中英文对照表及释义

附录3:访谈人员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1946年,美国的私人股权基金业诞生于美国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1985年,中国的私人股权基金业在政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下出现,至今仅有25年的历史,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有限合伙制基金出现后,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尽管如此,通过对比分析中美私人股权基金业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但仍然面临着“国有资本参与过度”、“投资过于集中在Pre—IPO阶段”、“增值服务能力差”等问题。
   美国的小企业融资计划主要采用“无偿补贴”、“融资担保”的资助方式;而中国的政府投资计划主要采用“无偿补贴”、“引导投资”、“直接投资”三种资助方式。根据政府投融资计划评估模型,对比分析两国政府的投融资计划可以得出:中国的政府投资计划还存在着“‘无偿补贴’类资金不具备可持续性”、“‘引导投资’类资金被社会资金反引导”、“‘直接投资’类资金挤占社会资金投资空间”等问题。
   通过对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中政府定位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短期,政府应通过各类政府投融资计划,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长期,政府应逐步退出市场,通过平抑股份买卖的市盈率差异,引导投融资双方将关注点转移到努力提高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针对当前中国私人股权基金业及政府投资计划的主要问题,中国政府近期应调整各类投资计划,发挥政府投资的最大效用;远期应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通过“政策制定”、“监督市场运行”等间接方式引导行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