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粘附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抑制粘附作用机理研究
【6h】

粘附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抑制粘附作用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写词表

综述

研究论文

引言

第一部分粘附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化合物筛选

1.1前言

1.2实验材料

1.3实验方法

1.3.1大鼠关节滑膜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1.3.2大鼠嗜中性粒细胞的分离

1.3.3粘附模型的建立

1.3.4粘附抑制剂的筛选

1.3.5数据分析与统计

1.4.1 MTT标记PMN细胞数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

1.4.2 rh TNF-α诱导RSC时效、量效选择

1.4.3 IL-1β诱导RSC时效、量效选择

1.4.4氢化考的松和美洛昔康对PMN与TNF-α诱导的RSC粘附的抑制作用

1.4.5氢化考的松和美洛昔康对PMN与IL-1β诱导的RSC粘附的抑制作用

1.4.6粘附抑制剂的筛选

1.5讨论

1.6小结

1.7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化合物Mc-1、Mc-2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2.1前言

2.2实验材料

2.3实验方法

2.3.1对正常人滑膜细胞功能的影响

2.3.2对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2.3.3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

2.4实验结果

2.4.1对滑膜细胞功能的影响

2.4.2对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2.4.3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结果

2.5讨论

2.6小结

2.7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化合物体内抗炎作用研究

3.1前言

3.2实验材料

3.3实验方法

3.4实验结果

3.4.1.化合物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3.4.2.化合物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3.5讨论

3.6小结

3.7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化合物抑制粘附作用机理研究

4.1前言

4.3实验方法

4.4实验结果

4.4.1化合物与正常人膝关节滑膜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

4.4.2化合物对正常人滑膜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4.4.3化合物对正常人滑膜细胞粘附分子表达调控影响

4.5讨论

4.6小结

4.7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综合讨论

综合讨论

结论

附录:

附录1在学期间完成的论著

附录2 简历

附录3致谢

展开▼

摘要

该论文首先建立了大鼠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与关节滑膜细胞(RSC)的粘附模型,并筛选出了有效的、具有较强粘附抑制作用的化合物——Oxyresveratrol(Mc-1)和SanggenonC(Mc-2).为了确定其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可行性,作者在成功的培养正常人滑膜细胞的基础上,研究了Mc-1和Mc-2对异常活化的滑膜细胞功能及粒细胞功能的影响,同时对其体内抗炎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确定其有明确的体内、体外抗炎活性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深入的探讨了Mc-1和Mc-2抑制正常人滑膜细胞粘附作用的机理.

著录项

  • 作者

    李良成;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学科 抗炎免疫药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程桂芳,张定琛;
  • 年度 200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961.1;
  • 关键词

    粘附抑制剂; 作用机理; 粘附模型; 抗炎效果; Mc-1; Mc-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