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型利钠肽在左心衰竭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6h】

B型利钠肽在左心衰竭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B型利钠肽在诊断左心衰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B型利钠肽对心力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B型利钠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仍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课题。心力衰竭患者都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和血浆利钠肽的增高。利钠肽拮抗神经内分泌因子而产生扩张血管、利尿、利钠的作用。研究表明,利钠肽系统中,B型利钠肽(BNP)是目前对左心功能不全诊断及预后判断中最有希望的因子之一,主要由心室的心肌细胞分泌,在室壁张力及压力变化下调节释放,主要功能是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4年4月间在我院住院的402名心力衰竭患者及111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浆BNP的测定。选取其中左心衰竭患者243例,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40%组(n=111)和LVEF>40%组(n=132);根据心衰症状分为代偿组(NYHAⅠ-Ⅱ级,n=110)和失代偿组(NYHAⅢ-Ⅳ,n=133)。比较各组BNP的水平,评价其对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并将BNP与临床、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300例心衰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率91.3%(274例),平均随访9.5±5.6个月。主要临床终点为:心源性死亡和再住院。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法。 结果(1)左心衰竭组的BN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31.3±780.2pg/mlvs26.4±27.4pg/ml,p<0.001),LVEF>40%组的BNP明显低于LVEF≤40%组(281.0±372.8pg/mlvs829.0±1004.5pg/ml,p<0.001),心衰代偿组(NYHAⅠ-Ⅱ级)的BNP明显低于心衰失代偿组(NYHAⅢ-Ⅳ级)(124.1±117.5pg/mlvs868.1±923.1pg/ml,p<0.001)。随患者NYHA心功能程度的加重,血BNP水平呈逐级显著升高(p均<0.0001)。除心功能Ⅰ级者外,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01)。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判断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正常对照组vs左心衰竭组:0.927;正常对照组vsLVEF≤40%组:0.989;正常对照组vsLVEF>40%组:0.875;LVEF>40%组vsLVEF≤40%组:0.774;正常对照组vs心衰代偿组:0.850;正常对照组vs心衰失代偿组:0.991;心衰代偿组vs心衰失代偿组:0.941。经过对比,采用90.0pg/ml作为左心衰竭、LVEF≤40%及心衰失代偿患者的诊断阈值,其敏感性分别为75.3%、93.7%、97.0%,特异性分别为98.2%、98.2%、98.2%,准确性分别为82.5%、96.0%和97.5%;采用50.0pg/ml做为LVEF>40%及心衰代偿患者的诊断阈值,其敏感性分别为72.0%、65.5%,特异性分别为88.3%、88.3%,准确性分别为79.4%、76.9%。左心衰竭组单因素分析LogBNP分别与NYHA分级(r=0.820,P<0.0001)、左房前后径(r=0.263,P=0.001)、左室舒张末内径(r=0.531,P<0.0001)、LVEF(r=-0.596,P<0.0001)相关。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NYHA分级[B(SE):0.435(0.028);P<0.0001]和LVEF[B(SE):0.007(0.002);P<0.0001]是LogBNP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其中又以NYHA分级的相关性最强。(2)经对比随访,心源性再入院组(719.9±874.9pg/ml)及心源性死亡组(926.5.1±1054.4pg/ml)的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发事件组(353.2±603.9pg/ml)(p均<0.001)。但心源性再入院组与心源性死亡组两组均数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46)。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LogBNP与心源性死亡时间(B=-2.508)和心源性再入院时间(B=-4.832)独立相关。当BNP取288pg/ml时,为划分无再发事件与心源性事件患者的最佳阈值点,敏感性为77.2%,特异性为68.5%,准确性为71.86%。BNP≤288pg/ml组(18.06个月)的无心源性事件生存时间约是BNP>288pg/ml组(9.94个月)的两倍(P<0.0001)。临床上可采用290pg/ml来判断患者有无心源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单因素分析心源性再入院和死亡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LogBNP、性别、NYHA分级、LVEF和室性心动过速是心源性事件发生的预测因子。但COX多元回归分析中,只有LogBNP(回归系数:0.9898;P=0.002)和室性心动过速(回归系数:0.893;P=0.005)是心源性死亡、再入院事件独立相关影响因素。两者中,又以LogBNP的相关性最强。 结论BNP与NYHA分级密切相关,并随NYHA分级的增高而增高。BNP对LVEF严重受损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更大。BNP对于判定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LogBNP与死亡时间和再入院时间独立相关。LogBNP和室性心动过速是心源性死亡、再入院事件独立相关影响因素。

著录项

  • 作者

    赵雪燕;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学科 心血管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跃进;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61;
  • 关键词

    左心衰竭; 利钠肽; 临床诊断; NYHA分级; 超声心动图指标; 预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