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人房颤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6h】

老年人房颤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背景

研究对象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 心房颤动与冠心病

致谢

展开▼

摘要

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多项研究均提示老年人房颤患病率显著升高。普通人群房颤患病率约0.6%;65岁以下人群的患病率约1.9%;当年龄超过65岁,其患病率约5%;当年龄超过80岁时,房颤的患病率可达10%。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导致血液动力学异常及血栓栓塞;由于房颤的高致残性,因此研究房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据此为临床治疗及减少由房颤导致的并发症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具有重要的医学及社会意义。房颤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完全确定。有研究提示器质性心脏病与房颤的发生有关,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但是冠心病与房颤的关系尚无定论;即有研究支持二者的相关性,也有得出相反结论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尸体解剖及临床资料,对冠心病与房颤间的关系加以探讨。 目的:探讨房颤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房颤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情况以及房颤的危险因素。 研究方法:入选北京医院1950年至2006年60岁(含)以上死亡并尸体解剖同时保存有生前心电图纪录的病例540例。收集上述病例详细的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所有临床资料及心脏解剖资料采用EpiData(3.02版)进行数据录入,然后导入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双侧P值小于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组间计量数据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数据用卡方检验。对于P<=0.05的危险因素及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房颤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540例病例,女性91例,男女性别比例4.93:1;房颤患病率35.74%。房颤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房颤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性别对房颤的患病率没有影响。房颤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心肌梗死患病率也明显增加,不同类型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没有区别;房颤组冠脉病变程度较窦性心律组明显严重且前降支病变在房颤组患病率明显增加;房颤患者心肌重量及三尖瓣口周径明显增大。无论根据超声心动图还是尸体解剖资料,房颤组瓣膜钙化患病率都显著增加;房颤患者器质性心脏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其中房颤患者风心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病率显著增高;房颤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病率显著增高。房颤患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患者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540例中280例有超声心动图资料,房颤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病率均明显增高。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漏诊率是5.6%,误诊率达44.6%。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器质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结论: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长。冠心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性可能性增加,且冠脉病变越严重则房颤发生风险越大,但冠心病不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病率增加。年龄、器质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