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机车乘务员的人因研究
【6h】

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机车乘务员的人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铁路交通系统中人因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2 铁路机务系统安全现状

2.1 铁路机务系统作业事故和机车乘务员的重要性

2.1.1 铁路机务系统作业事故定义

2.1.2 铁路机务系统作业事故特点

2.1.3 机车乘务员作业重要性

2.2 铁路机务系统安全现状分析

2.2.2 怀柔北机务段2017年2月14日S232次耽误列车一般D10类事故

2.2.3 铁路机务系统事故原因统计

2.3 本章小结

3 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人为失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综述

3.1.1 人因可靠性分析定义

3.1.3 人因可靠性分析要点

3.1.4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发展阶段

3.1.5 人的可靠性分析的作用

3.2 人为失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1 人为失误的机理

3.2.2 铁路机务系统人为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4 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人为失误模型

4.1 人为失误模型

4.2 人为失误模型分类

4.2.1 基于行为层次的人为失误模型

4.2.2 基于情境层次的人为失误模型

4.2.3 基于概念层次的人为失误模型

4.3 铁路机务系统人为失误模型的构建

4.4 机务系统人为失误模型构建意义

5 运用CREAM分析方法追溯分析和定量预测

5.1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5.1.1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要点

5.1.2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2 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CREAM)介绍

5.3 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的追溯分析

5.3.1 追溯分析理论

5.3.2 追溯分析流程

5.3.3 失误类型的确立

5.3.4 建立前因分类表

5.3.5 建立基本前因表

5.3.6 建立后果-前因追溯表

5.4 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的预测分析

5.4.1 预测分析流程

5.4.2 粗略法识别控制模式

6 CREAM法在铁路机务系统事故案例应用

6.1 事故案例的追溯分析

6.2 使用粗略法对失误概率定量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作者简历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设备向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改进。铁路系统也是如此,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密度不断提高,行车事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更加突显出人在铁路机车驾驶的人机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
  本文从铁路机务系统安全现状出发,探讨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的人为失误机理。首先,文章以两件行车事故为出发点,归纳总结了近5年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分析了当前安全管理现状,简述了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相关概念,整理出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中人为失误的影响因素;其次,参考现有的人为失误模型,结合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的具体情况,构建了适合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的人为失误模型;最后,对现有常见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将认知可靠性和差错分析方法(CREAM)引入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人为失误的分析中,通过构建失误模式、前因分类表以及后果-前因追溯表,对人为失误的根原因进行追溯分析,并阐述定量预测人为失误概率的方法。
  本文运用CREAM法,将怀柔北机务段2017年2月14日S232次耽误列车一般D10类事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与事故调查报告基本一致,验证了CREAM法在铁路机务系统行车事故人为失误分析中的可行性;同时,对该事故进行定量预测,计算出人为失误的概率,为相关管理部门对事故的提前预测以及后期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