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TEE评价左侧卧位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单肺通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6h】

应用TEE评价左侧卧位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单肺通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 言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使用仪器、耗材及药物

三、麻醉方法

四、观察项目及指标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单肺通气技术的趋势是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以减少急性肺损伤发生率。这种技术与传统的大潮气量(8-12ml/kg)单肺通气技术相比,在减少术中术后肺气压伤的同时,能保持正常的氧气交换和二氧化碳排出,维持相对正常的通气功能,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临床中心采用。然而,这种新的通气技术在侧卧位开胸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 目的:应用TEE评价左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单肺通气时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卧位双肺通气时的变化。 方法:1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左侧卧位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入选该研究。在全麻诱导后采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潮气量4~6ml/kg,PEEP4~6cmH2O,呼吸频率12~16/min。维持:EtCO235-40mmHg,SPO2>96%,并持续至研究观察结束。全麻诱导后30min(约中心静脉穿刺后15min)时测量患者平卧位双肺通气时的HR、BP、CVP,同时应用TEE经胃左心室中段短轴测量EF、SV、CO、CI、SI、ESV、EDV、DFS和SVR。平卧位测试完毕后将患者移至左侧卧位,右侧开胸前单肺通气,开胸后约15分钟时同样测定上述参数,数据测量结束后撤出食道探头,结束实验。 结果: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下,左侧卧位单肺通气时的SV和SI较平卧位双肺通气时显著增高(P<0.05),但HR、SBP、DBP和CVP无显著差异;且EF、CO、CI、LVESV、INEDV、LVDFS和SVR也无显著差异。 结论: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下,与平卧位双肺通气比较,左侧卧位单肺通气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尽管SV和SI显著增高,但EF、CO、CI无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