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趋势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其部分耐药机制
【6h】

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趋势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其部分耐药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系统分析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监测及趋势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淋病奈瑟菌临床头孢曲松敏感株体外诱导耐药试验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双向凝胶电泳试验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运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论文综述:蛋白组学研究在性传播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是淋病的病原菌,主要经性途径传播。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增6000万淋病患者,这无疑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淋病主要引起黏膜感染,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可扩散至邻近器官,或经血播散。妇女和儿童感染淋病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孕、失明等。此外,淋病患者感染HIV的机会可增加近5倍。 据全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90年代,淋病呈上升趋势;至2000年,淋病开始缓慢下降。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Ng耐药株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出现,使淋病疫情复杂化.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是各国推荐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但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一旦Ng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有效治疗手段将面临枯竭的窘境,发病率将急剧增加,淋病的流行也会更为广泛。有鉴于此,研究Ng对CRO的耐药机制刻不容缓。迄今为止,国内外分离出耐CRONg临床株非常罕见,这直接制约着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为此,本文拟采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在实验室诱导出耐CRONg株,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Ng对CRO耐药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可以预见,本研究的结果对我国淋病的预防和治疗可能会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 全文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监测及趋势的系统分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数据库收集近期国内外发表的有关中国大陆地区NgCRO耐药监测文献。筛选合格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分析文献的质量及Ng的耐药趋势。入选46篇文献,共报道10163株NgCRO药敏情况;23篇文献主要来自华南地区(50%);26篇提供的标准菌株为WHONg分离株(56.52%);32篇文献药敏试验方法为WHO推荐的琼脂糖稀释法(69.57%);Ng的CRO耐药率仍较低但有增加趋势。由此可见,应该进一步提高Ng耐药监测研究的质量,使之能更好地反映Ng耐药状况;此外,要加强有关耐药机制的前瞻性研究,防范于未然。 第二部分、淋病奈瑟菌临床头孢曲松敏感株体外诱导耐药试验。 采用次抑菌浓度法对1株NgCRO敏感株体外经CRO反复诱导。诱导前Ng临床株CRO的MIC值为0.0156μg/ml,经过120代传代,诱导后菌株对CRO的MIC值为1.0μg/ml;耐药子代经过30d的无药传代后MIC值无明显变化。可见,体外人工诱导虽然过程漫长,但仍可获得Ng耐CRO株,且该获得性耐药稳定性较好。体外诱导耐药的成功使后续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可能,同时也说明,如果临床继续滥用CRO治疗Ng,耐CRONg迟早会产生。 第三部分、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双向凝胶电泳试验。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NgCRO临床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为进一步研究Ng的蛋白质组学打下基础。分别提取母代、子代两种细菌的总蛋白,进行等电点聚焦和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对所得胶图利用ImageMaster5.0软件进行分析。最好得到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差异表达>1.3倍的蛋白斑点24个。该结果证明在NgCRO临床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能对这些分子进行较有效地分离。 第四部分、运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敏感株和耐药株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与Ng产生CRO耐药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揭示其部分耐药机制。对蛋白质表达差异>1.3倍的24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切取,其中有两个蛋白质斑点(795、1014)没有切到相应的蛋白质,最后共有22个蛋白质斑点进行了LC—MS/MS分析。将原始质谱文件输入SEQUEST软件并查寻NCBI数据库,搜索后匹配到的蛋白质点有21个,每个蛋白质点有1~多个蛋白群组成。其中第1127蛋白质斑点未检索到相应的蛋白质,可能为一种新的蛋白质分子,需要进一步鉴定。已鉴定的蛋白质与细菌的运动、新陈代谢、信号转导、分裂、基因合成和甲基化、β—内酰胺水解等有关,可为进一步研究Ng耐CRO机制提供线索。

著录项

  • 作者

    陶小华;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皮肤病与性病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千秋,张国毅;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59.205.3;R978.11;
  • 关键词

    淋病; 奈瑟菌; 头孢曲松; 耐药性; 较蛋白质组学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