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BIM的蝴蝶拱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6h】

基于BIM的蝴蝶拱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结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蝴蝶拱桥健康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2.1 监测项目需求分析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蝴蝶拱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及BIM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3.1 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3.2 BIM技术在本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3.3 本章小结

4 工程应用

4.2 依托工程健康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4.3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4.4 系统预警限值

4.5 系统界面功能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相应研究理论的成熟,桥梁结构逐渐向体系特殊化、空间大跨度、功能全、轻柔、美观环保等方向迅速发展,然而桥梁在运营阶段受到材料老化、环境腐蚀以及前期设计施工缺陷等问题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可避免的加快桥梁老化程度,从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削弱桥梁安全性能与使用功能,缩短桥梁服役寿命,同时,还对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搭建桥梁健康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桥梁整体结构与各构件工作状态,高效、快捷的评估桥梁结构安全稳定性,为预防桥梁垮塌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显得十分必要。
  论文针对国内外特殊结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和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的蝴蝶拱桥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内容,拟定了系统研究技术路线。结合蝴蝶拱桥主要构件受力特点确定系统监测项目,并以监测项目为目标分析并提出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进一步对系统总体框架以及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控制、数据管理与数据库、数据分析与健康评价、用户界面显示五个功能模块子系统进行设计研究;探讨了视频监控系统与超限监测数据联动的意义,提出视频与超限事件联动的功能要求,通过对前端联动与中心联动两种机制的优缺点比较,选择适用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联动机制;研究了适用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BIM平台,通过“骨架+模版”的方法,采用CATIA软件建立蝴蝶拱桥BIM模型并嵌入至健康监测系统WEB端;通过简化模型属性、压缩模型数据量、降低模型分辨率等手段对Web环境下的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在依托工程中,利用本文研究成果,结合业主方资金情况、系统具体使用需求,对成都市某蝴蝶拱桥的健康监测系统进行针对性设计,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该系统自2016年通过验收后,已正常运行近2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