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讨影响中国汉族GHD患儿中rhGH促线性生长效应的遗传及非遗传因素
【6h】

探讨影响中国汉族GHD患儿中rhGH促线性生长效应的遗传及非遗传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词

前 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及多态性位点的筛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汉族健康受试者与GHD患者5个位点基因型的测定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考察汉族GHD患者5个位点基因多念性与rhGH促线性生长效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GHD患者rhGH促线性生长效应预测模型初探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矮小症患儿/监护人对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调查

全文总结

附录1 本课题伦理审核证明

综述1 非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综述2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问卷调查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正越来越得到社会及家长的重视。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hormone,rhGH)替代治疗是临床上治疗GHD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优点是安全有效,不足之处是药价高、疗程长,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研究者依据治疗起始时患儿的临床资料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疗效,但预测能力不足,尚需探讨其他影响因素;从2004年开始,影响rhGH疗效的遗传因素得到关注,但是多数研究局限于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f1/d3多态性与rhGH疗效的相关性,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仅个别涉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202A/C基因多态性;尚未见到针对中国汉族GHD患儿进行的rhGH遗传药理学研究及数学预测模型的探讨。因此,本研究希望探讨影响这一人群中rhGH促线性生长效应的遗传及非遗传因素,并通过判断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程度建立数学预测模型,以促进rhGH的个体化用药及疗效评估。
   本研究首先筛选了影响rhGH疗效的候选基因GHR和IGFBP-3,并建立了GHRf1/d3和IGFBP-3 rs2854744(-202A/C)、rs3110697(G/A)、rs2132570(C/A)及rs2854746(G/C)等5个位点基因型的测定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及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LDR)等,对入选的100例健康受试者及85例GHD患者各位点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受试者与GHD患者中GHR f1/f1、f1/d3和d3/d3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50、0.520和0.030与0.647、0.329和0.024;IGFBP-3 rs2854744上AA、AC和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60、0.370和0.070与0.553、0.400和0.047;rs3110697上GG、G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10、0.400和0.090与0.529、0.412和0.059;rs2132570上CC、C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0、0.310和0.060与0.612、0.365和0.024:rs2854746上GG、GC和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50、0.380和0.070与0.565、0.400和0.035。以上各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中国汉族健康受试者及GHD患者中没有统计学差异,选择这些基因多态性作为可能影响GHD患者经rhGH治疗后生长速度的因素不受干扰。
   同时,本研究选择了经rhGH治疗的60例GHD患者,采集每例患者的血标本并测定其上述5个位点的基因型,同时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史、诊断、治疗及随访等相关信息,考察汉族GHD患者5个位点基因多态件与rhGH促线性生长效应的相天性,结果表明开始治疗时不同基因型的患者之间年龄、骨龄、激素水平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影响60例GHD患者rhGH治疗3个月生长速度的遗传因素为rs2132570及rs2854746;影响44例治疗6个月疗效的遗传因素为GHR f1/d3;影响治疗12个月疗效的遗传因素为rs2854744、rs2132570及rs2854746。
   此外,本研究选择经rhGH治疗且在治疗6个月时有随访资料的GHD患者,并将他们分为两组:组A中35例患者临床资料完善且有基因型记录,用于建立未纳入及纳入遗传因素的两种rhGH治疗6个月生长速度(GV6)的预测模型(分别为模型A1和A2);组B中90例患者仅有完善的临床资料但无基因型记录,用于扩大样本量考察影响GV6的非遗传因素(模型B),三种模型均由未参与建立模型的GHD患者组验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模型A1为:GV6(cm/y)=15.386-0.556×GH peak(μg/l)-0.284×初始治疗体重(kg)+1.703×rhGH剂量(IU),能解释58.9%的药效差异(r2=0.589),标准误(cm)为1.81;模型A2为:GV6(cm/y)=13.312+1.324×f1/d3多态性(f1/f1=1,f1/d2=2,d3/d3=3)-0.550×GH peak(μg/l)-0.243×初始治疗体重(kg)+1.419×rhGH剂量(IU),能解释GV6个体差异的63.4%(r2=0.634),标准误(cm)为1.79。由r2可知模型A2比模型A1解释个体差异的能力提高,由标准误可知两种模型均有较高的准确度。模型B为:GV6(cm/y)=25.313-0.461×GH peak(μg/L)-0.084×初始治疗身高(cm)-0.221×初始治疗骨龄(y),能解释GV6个体差异的61.5%(r2=0.615),标准误(cm)为2.64。将验证组数据带入以上3种模型后,观察值和预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预测结果准确,模型中所有预测指标均容易获得,因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最后,本课题为了解矮小症患儿监护人对rhGH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设计问卷调查表并在我院内分泌科矮小专科门诊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药品的保存与使用、药品疗效与副作用的认识、随访目的的了解、药品说明书及其他诊疗信息的获取与关注、患儿身心压力的观察及疏导等多个方面。67份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多数监护人能够正确保存与使用药品、用药依从性好,且注重与加强非药物治疗,但在药物不良反应与随访目的的理解及关注与疏导患儿身心压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监护人希望对疾病相关知识、性发育能力的判断等信息有更多的了解。以上结果能够为医务人员对矮小症患儿及监护人开展针对性的用药教育提供依据。
   本课题的初步结论是:
   1.中国汉族人GHR上f1/d3基因型,及IGFBP-3上rs2854744、rs3110697、rs2132570及rs2854746等5个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以上各位点的基因型与GHD发病无显著的相关性。
   2.GHR f1/d3与IGFBP-3 rs2854744、rs2132570、rs2854746等基因多态性可能是rhGH疗效的影响因素。
   3.建立GHD患者经rhGH治疗6个月生长速度的3种预测模型:
   模型A1:GV6(cm/y)=15.386-0.556×GH peak(μg/L)-0.284×初始体重(kg)+1.703×rhGH剂量(IU)(r2=0.589,标准误为1.81 cm);
   模型A2:GV6(cm/y)=13.312+1.324×f1/d3多态性(f1/f1=1,f1/d2=2,d3/d3=3)-0.550×GH peak(μg/L)-0.243×初始体重(kg)+1.419×rhGH剂量(IU)(r2=0.634,标准误为1.79 cm)。
   与模型A1相比,纳入遗传因素的模型A2解释生长速度差异的能力及准确度提高。
   仅纳入非遗传因素的模型B:GV6(cm/y)=25.313-0.461×GH peak(μg/L)-0.084×初始身高(cm)-0.221×初始骨龄(y);(r2=0.615,标准误为2.64 cm)。
   4.患儿及其母亲应当是医务人员用药教育的主要对象。用药教育的内容需结合患儿/监护人主要的关注信息及他们知识不足之处等两方面考虑,如疾病相关知识、药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性发育能力的判断、患儿心理压力的缓解等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