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青少年骨量发育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6h】

北京市青少年骨量发育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和目的:
   骨质疏松症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儿童与青少年时期骨骼发育是成人骨骼质量的决定因素,青少年时期未达到PBM(Peak Bone Mass,峰值骨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机率,骨质疏松症是老年时期具有病理结果的儿童青少年时期疾病。青春期骨骼的发育受激素、营养、运动锻炼和遗传因素等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具体所起的作用以及激素间相互作用尚不清楚。目前国内对于儿童与青少年骨量发育情况调查仅以5岁为一组进行简单分组,有必要进行详尽的青少年骨量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内分泌科GHD(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生长激素缺乏症)、HH(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减)和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疾病是研究激素对骨量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模型。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的研究北京市青少年骨量发育特点与影响因素、为预防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入选7—25岁健康青少年受试者(男性52例,女性46例),青春期GHD患者(男性37例,女性6例),男性HH患者35例及Turner综合征患者20例。根据受试者年龄分为<11岁(青春发育之前)、11岁至13岁(青春期早期)、13岁至15岁(青春期中期)、15岁至18岁(青春期晚期)和18岁以后(青春发育后),接受详细体检和病史询问,使用日本TANITA电阻抗法体脂仪于早晨空腹测定体脂,由青春发育专科医生对患者的青春发育情况进行统一的评价并进行Tanner分期。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骨密度及近端股骨头骨密度。选择8位GHD患者接受rhGH(Recombined Human Growth Hormone,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0.1 IU/kg体重/日),治疗6月后重复测定BMD。
   结果:
   1.健康受试者身高及骨密度均随组内受试者年龄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且女性受试者2组(11—13岁)与3组(13—15岁)两组之间及男性受试者2组(11—13岁)与4组(15—18岁)之间骨密度差距较大。
   2.女性GHD患者骨密度无显著改变(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股骨干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Z值分别为-1.38±3.02、-3.35±2.90、-1.47±2.47、-0.76±1.05、-0.38±2.41和-0.82±1.53,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T值分别为-1.97±2.32、-1.85±0.93、-1.317±1.313、-1.17±1.18和-1.53±0.98,P>0.05),男性GHD患者骨密度显著减低(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股骨干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Z值分别为-1.20±1.09、-0.83±0.83、-0.42±0.80、-0.75±0.93、-0.84±0.87和-0.76±0.87,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T值分别为-3.79±0.98、-1.45±0.86、-0.77±1.11、-1.02±1.11和-1.03±0.93,P<0.05)。男性HH患者骨密度显著减低(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股骨干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Z值分别为-0.94±0.77、-0.71±0.82、-0.75±0.80、-0.76±0.80、-0.81±0.76和-0.84±0.79,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T值分别为-2.55±1.04、-0.78±0.87、-0.85±1.00、-0.66±0.83和-0.62±0.80,P<0.05)。Turner综合征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股骨干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Z值分别为-0.64±0.46、-0.89±0.64、-0.83±0.66、-0.84±0.82、-0.86±0.65和-0.81±0.69,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T值分别为-2.77±1.07、-1.95±0.83、-1.98±0.91、-1.79±0.93和-1.91±0.89,P<0.05)
   3.GHD患者接受6个月rhGH治疗后,骨密度显著增加(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股骨干和髋部总体的骨密度Z值差值分别为0.21±0.08、0.46±0.27、0.27±0.19、0.40±0.23、0.12±0.16和0.25+0.18,T值差值为0.34±0.32、0.59±0.48、0.33±0.58、0.40±0.65和0.23±0.40,配对t检验P值<0.05)。
   4.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骨密度Z值和T值进行单样本符号检验或t检验,肥胖女性受试者P<0.05而超重女性、超重男性和肥胖男性受试者P>0.05。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各测量位置骨密度Z值做残差分析:残差服从正态分布但不服从等方差性、独立性,散点图显示Z值与BMI值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结论:
   1.通过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健康受试者的骨密度值,可以观察到受试者身高及骨密度均随组内受试者年龄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且可粗略观察到女性受试者11-13岁组到13-15岁组两组之间骨密度差距较大而男性受试者11—13岁组到15—18岁组之间骨密度差距较大,从侧面提示青春期是骨量发育的关键时期。
   2.GHD患者、男性HH患者和Turner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Z值和T值服从正态分布,单样本t检验显示患者骨密度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的骨密度,提示GH和性激素缺乏与青少年骨量发育受损、骨量减低相关。
   3.GHD患者存在严重的生长发育迟滞,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均严重低于正常值,接受为期6个月的rhGH治疗后,患者生长发育情况有改善,身高显著增高、各测量位置的骨密度均增加,配对t检验证明治疗后患者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的骨密度,可认为为期6个月的rhGH治疗能显著提高青少年GHD患者的骨密度。
   4.除肥胖组的女性患者而外,超重女性、超重及肥胖男性患者骨密度与健康青少年无显著性差异,单纯性肥胖患者骨量无显著改变。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MI值与骨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关联。

著录项

  • 作者

    胡慧颖;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史轶蘩,潘慧;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骨骼疾病 ; 儿童、少年卫生 ;
  • 关键词

    青少年; 骨量发育;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