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材中五种有毒有害重金属分析体系的建立及污染状况研究
【6h】

中药材中五种有毒有害重金属分析体系的建立及污染状况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中药的重金属污染引发世界各国关注,不仅严重影响中药产品的安全性,而且成为中药进军国外市场的一大障碍。中药产品在我国多以药品形式流通,在国外多以保健食品或植物药品原料流通,流通领域的不同导致重金属污染物监管标准的差别。国内对中药产品中重金属控制的首要依据是中国药典,国外标准在重金属控制种类上比中国药典多出铬、锡、锑、镍等检查项。这些检查项的缺失可能成为国内中药产品重金属控制的盲点。本文欲建立药食同源药材中5种有毒有害重金属铬、锡、锑、镍、铋的分析方法,评价5种重金属在药材中的存在状况及污染程度,并评估潜在的健康风险,给出合理的药典重金属增设项的建议。
   论文的第二章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药材中锡、铋的含量分析方法。所建方法提供了一种新颖简便的前处理方式,摸索出锡稳定检出的关键点,适用于药材中锡、铋的快速筛查和确证。前处理采用三步升温的湿法消解方式,以比色管作消化容器,采用硝酸-高氯酸-硫酸混酸体系消解样品。经过试验摸索,最终确定锡、铋的溶样介质和载流为3%酒石酸,还原剂硼氢化钠的浓度为1.5%,掩蔽剂为5%硫脲,光电倍增管负高压330V。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锡在1~6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铋在0.5~6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锡和铋的检出限分别为0.18ng/ml和0.06ng/ml,回收率分别为99.0%~105.4%和95.0%-97.5%,且通过标准物质验证;锡和铋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64%和0.94%。102个药食同源药材中锡、铋的含量很低,药材中锡、铋的污染小。
   论文的第三章建立了药材中锑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由于药材中的共存离子对锑的干扰无法消除,实验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药材中锑含量。锑与锡、铋相似,都属于易挥发元素,所以前处理以硝酸-硫酸为消解用酸,采用与锡、铋相同的消解方式。经过试验摸索,最终确定锑的预还原剂为5%硫脲和抗坏血酸组合,还原剂为1.5%硼氢化钠,载流为5%盐酸,光电倍增管负高压330V,仪器采用断续流动进样方式。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锑在加标范围内线性良好,浓度检出限为0.094ng/ml,回收率在97.2%~101.2%之间,且通过标准物质验证;仪器精密度为0.60%。102个药食同源药材中锑的含量比一般食物高8.9~17倍,但药材中锑的每日摄取量远低于成人每日耐受摄入量,所以不必担心锑带来的健康风险。
   论文的第四章建立了药材中铬、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铬的前处理采用微波消解,镍的前处理提供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两种方式。实验分别确立了铬、镍的微波消解条件和石墨炉升温程序。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铬在0~6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镍在0~6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铬和镍的检出限分别为0.185ng/ml和0.75ng/ml;微波消解法的铬回收率在97.0%~102.4%,镍的回收率92.7%~100.9%之间,湿法消解的镍的回收率在90.5%~99.4%之间,铬、镍的准确度均通过标准物质验证;铬和镍的仪器精密度分别为1.38%和0.90%。统计结果表明药材中铬污染严重,人们进食药材由铬带来的健康风险较大,建议药典尽快增设铬的检查项。药材中镍的污染较铬轻微,但药材的每日摄取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建议药典增设镍的检查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