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
【6h】

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技术机会

1.2.2 其它相关概念

1.2.3 国内外技术机会研究文献分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工具

1.6.1 Thomson Data Analyzer(TDA)

1.6.2 UCINET

1.7 组织结构

1.8 技术路线图

2 技术机会识别的主要信息源及其特点

2.1 期刊文献

2.2 专利文献

2.3 会议文献

2.4 科技报告

3 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和具体流程

3.1 词频分析法

3.2 共词分析法

3.3 信息可视化

3.4 技术机会识别流程

3.4.1 确定研究领域及数据源

3.4.2 制定检索策略并获取相应数据

3.4.3 数据预处理

3.4.4 可视化展示

3.4.5 形成结果

4 技术机会识别实证研究

4.1 纳米生物材料概述

4.2 研究结果

4.2.1 数据获取及分析

4.2.2 矩阵构建

4.2.3 可视化展示

4.3 研究结论

4.3.1 不同类别词汇间关联关系分析

4.3.2 同一类别词汇间关联关系分析

5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5.1 技术机会识别研究中信息资源的选择

5.2 利用专利文献开展技术机会识别研究时分析字段的选择

5.3 共词分析法在技术机会识别研究中的局限性

5.4 技术机会识别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相结合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纳米生物材料领域词汇

附录二 词汇间共现频次标准化计算VB程序

附录三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变革速度日益加快,行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由资金、规模、劳动力数量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技术间的竞争。作为技术创新及市场创新活动的基础,技术机会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诸多的契机和可能性。然而,技术机会并非以成品形式存在,而是通常以期刊文献、专利文档及研究报告等形式隐藏在各类海量数据的背后,并且常常以专利文献为主。但是仅仅依靠领域专家的背景知识及智慧来明确技术机会不仅耗时耗力耗财而且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容易产生分歧和争议,因此研究如何利用一定的信息挖掘技术及分析方法从中识别出价值含量较高的技术机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利文献日渐成为能够相对全面、完整地反映技术发展动向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情报来源,其作用及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显著,并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变革及管理研究中,因此可被视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识别技术机会的分析对象,其中又常以发明专利为主。这是因为发明专利需要进行实质审查,故具有更高的技术价值,能够体现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常被视为技术创新的主要产物之一而用于测度一定时期内某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因此以发明专利作为数据源,对其开展深入分析,可以较好地识别和把握当今科技前沿可能存在的技术机会。
   作为生物材料和现代化纳米技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全新高科技领域,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在材料及其产品研制过程中涉及大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及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生物材料研究领域稳步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统计发现当前国内生物材料领域技术较为落后,大约70%的生物材料及95%的高端生物材料市场均被国外产品占据。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必须要在生物医学材料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纳米生物材料技术便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围绕其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识别纳米生物材料领域潜在有价值的技术机会以辅助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此,本研究首先调研了国内外技术机会相关文献及网络信息资源,了解并总结了现阶段技术机会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状况,为整个研究奠定一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阐述了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及信息可视化3种目前国内外学者最为常用、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用于开展技术机会识别活动的方法以及各自在技术机会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条具体的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流程;紧接着以此流程为指导框架、以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1994年至今的纳米生物材料领域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来开展具体的技术机会识别实证研究,并结合实证结果简要归纳总结出一些抽象化、一般化的技术机会识别视角,旨在引导领域内相关人员快速、高效地识别出一些潜在、有价值的技术机会,进而辅助科研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详细探讨了一些在技术机会识别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