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反应性充血指数、脉搏波流速的分析
【6h】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反应性充血指数、脉搏波流速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生化指标

3.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数据分析

4.内皮功能测量

5.脉搏波流速测量

6.心率变异性

7.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血压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

论文综述 血压变异速率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在评估靶器官功能损害和预测心脑血管事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指标包括标准差、变异系数、24小时加权标准差及引入时间概念的血压变异速率,目前研究已经表明长期和短期的BPV升高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促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并可预测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患者BPV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影响血压变异速率的因素,及BPV指标(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变异速率)和短程心率变异性与反映内皮功能的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hyperemiaindex,RHI)和反映动脉僵硬度的脉搏波流速(PWV)的相关性,并且比较这些指标的稳定性。
  方法:从2012年2月开始在门诊入组61名代谢综合征患者,收集其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慢性疾病史等),留取静脉血测量生化指标,同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获取24小时、白天、夜间和晨峰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水平、变异速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动态血压参数和5分钟心率变异性的参数,使用外周动脉张力测定仪EndoPat2000测量其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和使用SphygmoCor测量脉搏波流速(Pulsewavevelocity,PWV)。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用于分析BPV和心率变异性与RHI和PWV的相关性。所有患者经3个月后进行上述检查和检验,在此过程中患者服用的药物保持不变。
  结果:61名代谢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61.4岁,男性占42.6%,总人群中高血压占82%,糖尿病占26.2%,血脂异常占77%。1.按年龄分组: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24小时、白天和晨峰SBP变异速率较年龄≤60岁者更大(P=0.028;P=0.055;P=0.009),而前者的血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后者均有升高趋势,两组在24小时、白天SBP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22;P=0.004;P=0.004)。将大于60岁的患者分为三组(60-65岁,65-70岁,70-80岁),结果发现24小时、白天、晨峰SBP变异速率和白天SBP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均<0.05),心率变异指标中低频带/高频带比值(LF/HF)在前三组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在65-70岁这组达最低,70-80岁这组反而升高。2.按性别分组:男性平均年龄59.1岁,女性为63.1岁,女性24小时、白天和晨峰SBP变异速率高于男性(P=0.013,P=0.006,P=0.026),女性DBP变异速率均比男性高,但两组只有夜间DBP变异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女性组24小时、白天血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高于男性(P均<0.05)。男性心率变异指标lgLF和lgTP均高于女性(P<0.05),这两指标均反映交感神经活性。3.根据RHI将内皮功能分组:RHI<1.68,1.68到2.1之间,≥2.1三组,24小时、白天和晨峰SBP变异速率随着RHI升高而降低,经调整三组混杂变量后,RHI与24小时和白天SBP变异速率的相关性仍然存在(P=0.033和P=0.020)。而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HRV和PWV在三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对所有受试者基线数据的分析发现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和低频带(LF)经自然对数转化后与RHI独立相关。并没有发现血压变异速率与RHI的相关性。分析第二次测量数据,24小时、白天和晨峰SBP变异速率与RHI独立相关(β=-0.318,P=0.011;β=-0.887,P=0.009;β=-0.476,P=0.023),24小时、白天和晨峰SBP变异速率每增加0.1mmHg/min,RHI分别降低0.59,0.61和0.33。以脉搏波流速作为因变量,分析结果发现血压变异速率与脉搏波流速无明显相关性,但与24小时、白天、夜间和晨峰的平均血压及24小时、白天或晨峰血压变异系数独立相关。5.比较基线和第二次测量结果:发现lgSDNN存在明显差异,两次测量的其他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内皮功能、动脉僵硬度独立相关。短程心率变异性与内皮功能独立相关。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血压变异速率作为评估血压波动的指标在应用中各有特点。变异系数可能在评估靶器官损害和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的价值较血压变异速率和短程心率变异性更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