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讨中国妇女宫颈腺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组织学特征
【6h】

探讨中国妇女宫颈腺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组织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表索引

图索引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收集

2 仪器、材料与试剂

3 实验方法

4 结果判读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

2 免疫组化染色表达情况

3 HPV感染情况

4 p16染色结果与HPV检测结果的比较

5 宫体与宫颈宫内膜样腺癌比较

6 宫颈癌LCM的HPV感染情况

讨论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宫颈腺癌研究新进展

致谢

发表论文

个人简介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宫颈腺癌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HPV感染情况。 方法: 收集全国7个地区9家医院2005年至2010年宫颈腺癌,包括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共计690例,所有蜡块三明治切片,对全蜡卷采用SPF-10 PCR-DEIA-LiPAHPV检测和分型,对其中142例进行显微切割并检测癌灶中HPV感染情况。全部病例均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p16、PR等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对肿瘤病理形态学构成、HPV感染分布、LCM结果等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对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690例纳入病例中宫颈腺癌571例(82.8%),宫颈腺鳞癌106例(15.4%),宫颈神经内分泌癌13例(1.9%)。其中宫颈腺癌又包括颈管型腺癌378例(66.2%),宫内膜样型腺癌51例(8.9%),肠型腺癌38例(6.7%),微小偏离型腺癌32例(5.6%),透明细胞腺癌30例(5.3%),浆液性腺癌16例(2.8%),绒毛管状型腺癌13例(2.3%),印戒细胞型腺癌9例(1.6%),中肾管状型腺癌4例(0.7%)。腺癌、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7,P<0.05),神经内分泌癌发病年龄最低;不同亚型宫颈腺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8,P<0.05),宫内膜样型腺癌和浆液性腺癌发病年龄最高,绒毛管状型腺癌发病年龄最低。 2.690例纳入病例中p16阳性率为75.8%;腺癌、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p16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x2=31.499,P<0.05),神经内分泌癌p16阳性率最高;不同亚型宫颈腺癌p16阳性率亦有统计学差异(x2=77.852,P<0.05),绒毛管状型腺癌p16阳性率最高。690例纳入病例中PR阳性率为11.2%;腺癌、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PR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1.876,P>0.05),而不同亚型宫颈腺癌PR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x2=295.441,P<0.05),宫内膜样型腺癌PR阳性率最高。对其中96例进行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宫内膜样型腺癌vimentin的阳性率为65%,远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26,P<0.05)。 3.690例纳入病例中HPV感染率为71.3%,HPV阳性病例发病年龄低于HPV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9,P<0.05);腺癌、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HP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x2=29.443,P<0.05),神经内分泌癌HPV感染率最高;不同亚型宫颈腺癌中HPV感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82.356,P<0.05),印戒细胞型腺癌HPV感染率最高。宫颈腺癌各类亚型中,颈管型腺癌、肠型腺癌,HPV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发病年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PV阳性病例发病年龄较低;其他亚型HPV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4.20例合并CIN的病例包括18例宫颈腺癌和2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合并CIN病例与不合并CIN病例中,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9,P<0.05),合并CIN病例HPV感染率更高。HPV阳性病例中,合并CIN病例与不合并CIN病例的HP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5,P<0.05),合并CIN病例HPV多重感染率更高。宫颈腺鳞癌及颈管型腺癌、肠型腺癌p16染色结果与HPV检测结果有关联性。宫内膜样型腺癌、微小偏离型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及浆液性腺癌,p16染色结果与HPV检测结果无关联性。 5.与宫颈宫内膜样腺癌相比,宫体宫内膜样腺癌HPV感染率较低;两者PR和vimenti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对部分感染HPV的病例进行LCM-PCR检测,51例多重感染的病例中,50例的肿瘤癌灶中只检测到一种HPV型别或未见HPV感染;44例特殊类型腺癌中,宫内膜样型、微小偏离型、浆液性及中肾管状型腺癌病灶内未检测到HPV,仅3例透明细胞腺癌HPV阳性。 结论: 1.宫颈腺癌形态复杂,其HPV感染率较宫颈鳞癌低,HPV亚型优势与鳞癌不同。 2.与HPV感染相关的宫颈腺癌,p16染色可作为HPV感染的相关证据,但与HPV感染关系不密切的宫颈腺癌,p16染色阳性并非提示HPV感染,可能存在非HPV依赖机制的p16阳性表达。 3.部分亚型的宫颈腺癌HPV阳性病例发病年龄比HPV阴性发病年龄低。 4.宫内膜样腺癌可以通过一组免疫组化抗体与其他类型腺癌鉴别,但对鉴别宫内膜样癌的肿瘤原发部位意义可能不大。 5.通过对特殊类型宫颈腺癌进行LCM,发现宫内膜样型、微小偏离型、浆液性及中肾管状型腺癌病灶内未检测到HPV,仅在少数透明细胞腺癌病灶内检测到HPV感染。

著录项

  • 作者

    刘潇阳;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询;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肿瘤学;妇产科学;
  •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宫颈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