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一部分 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特征及TMPRSS6基因突变分析;第二部分 SON与iASPP相互作用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6h】

第一部分 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特征及TMPRSS6基因突变分析;第二部分 SON与iASPP相互作用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部分 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特征及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基因突变分析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iASPP与SON相互作用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题录

缩略语和代码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特征及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IRIDA)患者临床特征及其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TMPRSS6)基因突变情况,提高对铁剂难治性缺铁性贫血(IRIDA)的认识。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临床表现疑似IRIDA的患者外周血hepcidin水平,符合IRIDA诊断者纳入本次研究。总结其血液学特征;PCR扩增及测序方法检测分析其家系TMPRSS6基因突变情况;通过Swiss-Model及Alamut软件预测分析相应突变对TMPRSS6基因转录、翻译及蛋白空间结构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TMPRSS6基因mRNA表达水平。 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个IRIDA家系中5例IRIDA患者。临床表现为轻中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MCH极低、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减低,血浆hepcidin明显高于获得性IDA患者,对补铁治疗尤其是口服补铁治疗缺乏网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反应。TMPRSS6基因(参考序列NM_153609.2)检测发现1例患者7号外显子c.757A>G(K253E)纯合子错义突变;计算机模拟分析预测该突变可导致TMPRSS6蛋白空间构象改变。1例患者及其母亲存在16号外显子剪接点c.2139C>T(G713G)纯合子突变,1例患者9号外显子剪接点存在c.1113G>A(T371T)杂合子突变及17号外显子rs855791(V736A)杂合子突变。计算机预测以上两种剪接点突变均可影响TMPRSS6基因mRNA剪接。RQ-PCR结果显示携带c.2139C>T及c.1113G>A突变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MPRSS6 mRNA表达水平减低。1例IRIDA患者TMPRSS6基因检测未发现异常突变。 4例患者中3例接受静脉补铁治疗,1例接受单独EPO治疗。静脉补铁治疗患者中1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1例反应延迟,补铁治疗3月后血红蛋白升高但未至正常,1例补铁治疗无效,再予EPO治疗血红蛋白明显升高。1例经单独EPO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参数改善不明显。 结论:本研究首次总结分析我国的4个家系中5例IRIDA患者临床特征及TMPRSS6基因突变情况,发现了3种TMPRSS6突变类型,其中2种为新的剪接点突变。1例无TMPRSS6基因突变患者亦表现为典型IRIDA特征,提示TMPRSS6或其它引起hepcidin异常高表达的因素亦可引起IRIDA,扩展了人们对IRIDA的认知。静脉补铁治疗能改善IRIDA患者铁缺乏情况,重组EPO能有效促进IRIDA患者幼红细胞对铁的利用,两种方法对IRIDA患者均可能有效。 第二部分iASPP与SON相互作用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p53凋亡促进蛋白(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ASPP)家族抑制性成员(inhibitory member of ASPP of p53 family,iASPP)是一个新发现的p53拮抗基因,从美丽线虫到人类高度保守,可抑制P53的促凋亡活性,在多种实体肿瘤和白血病中高表达。iASPP异构体(iASPPsv)是我们鉴定发现的一种新的截短型iASPP,该剪接体由407个氨基酸组成,与全长iASPP的羧基端高度一致,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能够与P53结合,抑制P53诱导的细胞凋亡。SON是一种大分子核蛋白,在造血组织尤其在造血干/祖细胞中和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具有DNA及RNA结合特性,参与多种前体mRNA剪接过程,调控包括细胞粘附、细胞周期、凋亡及基因表观遗传调控等细胞生理过程。前期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提示iASPP与SON存在相互作用。为明确iASPP与SON相互作用是否存在于白血病细胞中,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我们设计了本次研究。 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荧光共聚焦方法证实iASPP与SON的相互作用并确定相互作用结构域。通过构建载体并流式分选法建立稳定表达SON-C45aa的Nalm6细胞。通过MTT、AnnexinⅤ/PI标记法及流式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变化。通过RQ-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论: SON可通过其羧基端与iASPPsv在细胞核内结合。在Nalm6细胞中转染外源性SON-C45aa片段干扰内源性iASPPsv与SON结合后,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VP-16诱导细胞凋亡水平升高,表明iASPPsv与SON相互作用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