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肌肉筋膜激痛点大鼠模型发病机制及弱激光干预研究
【6h】

慢性肌肉筋膜激痛点大鼠模型发病机制及弱激光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肌肉的基本结构及其收缩机制

1.1.1 肌肉的基本结构

1.1.2 钙离子Ca2+浓度变化引起的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1.2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概述

1.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2.2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标准及其发展概述

1.2.3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诱发因素概述

1.3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探索研究概述

1.3.1 激痛点电活动特性

1.3.2 组织病理学现状

1.3.3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现有假说

1.3.4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局部区域理化环境的改变

1.3.5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客观化指标诊断探索现状

1.3.6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疼痛评估方法

1.4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现状

1.4.1 现有肌肉损伤模型造模方式

1.4.2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的方式

1.5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中医诊断的概念及临床特点

1.6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方法概述

1.7 弱激光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现状

1.7.1 弱激光的生物效应及其实验规律

1.7.2 激光照射治疗仪器的研发与应用

1.7.3 弱激光照射治疗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现状

1.8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慢性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和剪切波弹性模量研究

2.1 慢性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剪切波弹性模量评估

2.1.1 目的

2.1.2 材料

2.1.3 相关设备

2.1.4 方法和步骤

2.1.5 实验鼠的剪切波弹性模量测量

2.1.6 模型鉴定

2.1.7 统计学分析

2.1.8 结果

2.1.9 讨论

2.2 小结

第三章 慢性肌肉筋膜激痛点大鼠发病机制探索

3.1 慢性肌肉筋膜激痛点大鼠炎症通路相关因子检测

3.1.1 目的

3.1.2 材料

3.1.3 方法

3.1.4 Western blotting检测所用试剂及实验步骤

3.1.5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

3.2.统计学方法

3.3 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结果

3.3.1 蛋白定量结果

3.4 ELISA检测结果

3.4.1 COX2 FLSIA检测结果

3.4.2 NF-KappaB/p65 ELSIA检测结果

3.4.3 VGCC elisa检测结果

3.5 讨论

3.5.1 NF-KappaB/p65与COX2在炎症调控中的作用

3.5.2 钙离子通道在骨骼肌收缩中的作用

3.5.3 慢性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局部理化环境的改变

3.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慢性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弱激光干预研究

前言

4.1 弱激光治疗参数设置及选择依据

4.2 弱激光照射所用激光仪器及实验前校准

4.3 慢性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复建

4.3.1 材l料

4.3.2 所用设备

4.3.3 方法和步骤

4.4 弱激光治疗模型鼠的照光干预

4.4.1 所用设备

4.4.2 实验步骤

4.5 治疗周期完成后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估

4.5.1 试验方法及步骤

4.5.2 治疗后自发性电活动肌电评估方法及步骤

4.5.3 统计学分析

4.5.4 自发性电活动和剪切波弹性模量评估结果与分析

4.5.5 结果讨论分析

4.6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弱激光干预后局部理化环境的评估

4.6.1 目的

4.6.2 方法与材料

4.6.3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4.6.4 细胞因子Elisa检测结果

4.6.5 讨论与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总结

5.2 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与专利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是肌肉骨骼疼痛(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疾病类中最多见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肌肉慢性损伤和疼痛,其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消耗,在临床治疗上日益引起重视。虽然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得发病率极高,但发病机制仍认识不清,诊断标准客观化不足,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来确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激光干预治疗研究,在干预治疗参数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统一性差。目前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比较通用的诊断标准,是1990年Simons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通过激痛点,局部抽搐反应和自发性电活动来有效确诊。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患病部位的疼痛结节或紧绷带的病理学特性是收缩节(contraction knots),这主要是由于乙酰胆碱的过度释放造成。
  本文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肌肉筋膜综合征客观化的探索,通过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进行剪切波弹性超声检查,通过剪切波超声弹性模量值来量化激痛点,并与肌电诊断方法相比较,两者对激痛点位置的定位有着同样的一致性,这为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提供新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大鼠模型的炎性机制探索,主要通过验证核转录因子KappaB/p65、COX2、钙离子通道是否在模型鼠激痛点处的高效表达,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诱导机制,初步证实了Simons提出的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综合假说;第三部分是弱激光治疗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有效性探索,一方面通过预后的肌电评估和剪切波弹性模量检测,证实了剪切波弹性模量在预后的敏感性,另一方面通过肌电评估、剪切波弹性模量和生化指标的检测,证实了同一剂量参数下,波长是影响治疗的主要因素,这为临床疗效观察实验提供新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方案设定依据。
  目前对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主要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综合假说。本文通过研究初步证实了综合假说的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索中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剪切波弹性超声模量在诊断中的敏感性,为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得诊断提供新的方法,为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认识。

著录项

  • 作者

    吕恒勇;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迎新;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筋膜疾病;
  • 关键词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 发病机制; 剪切波弹性成像; 弱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