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颜色标记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颜色标记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部分 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高灌注综合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验证在应用改良的全脑动脉造影方案后,颜色标记量化DSA的各项血流参数在用于评价颈动脉支架术后疗效的可行性。找出能够用于判断近期疗效的血流参数,以及能够用于预警近期并发症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的血流参数,力图建立更完善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方法。
  方法:2013年8月~2015年8月,纳入48例单侧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颈动脉支架治疗,在支架植入前后进行全脑动脉造影,收集全部影像资料。影像资料的数据分析在安装有西门子公司量化DSA图像后处理软件Syngo iFlow(Siemens Healthcare GmbH,Erlangen,Germany)的双屏幕影像工作站进行。在后处理得到的全脑动脉造影的量化DSA影像上分别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C1段、C2段、大脑中动脉M1、M2、M3段、大脑前动脉A1、A2、A3段、眼动脉、颈内静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眼动脉供血区分别设置感兴趣区域,将从以上感兴趣区域获取的血流参数:峰值比(PR)、峰值比增加率(IR_PR)、达峰时间(PT)、相对达峰时间(rPT)、相对达峰时间的变化量(ΔrPT)、曲线下面积比(AUCR)、曲线下面积比增加率(IR_ AUCR)与患者术后近、远期的随访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共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48例。颈动脉支架全部成功释放,脑保护装置均成功回收,30天内的累积主要不良事件(心梗、脑梗、死亡)发生率为0。30天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术中暂短性脑缺血发作2.1%(1/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1%(1/48例)、脑高灌注综合征10.4%(5/48例)。随访率93.7%,随访时间平均17.6月(4~33)月。中远期随访过程中累积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包括:死亡(恶性肿瘤)2.1%(1/48例),治疗动脉的再狭窄4.1%(2/48例),心肌梗塞2.1%(1/48例)。颜色标记量化DSA结果:1)目视评价:支架植入后,在颈内动脉供血范围内能明显见到血流达峰时间的提前,表现为红色显影范围较支架前扩大。部分患者12.5%(6/48例)可见在颈动脉支架前缺失的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在放置支架后重新显影。2)血流参数:①支架植入后,峰值比(PR)于下列感兴趣区增高(P<0.05):颈内动脉C1段、C2段、大脑中动脉M1、M2、M3段、大脑前动脉A1、A2、A3段、正位颈内静脉以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②支架植入后,达峰时间(PT)在下列感兴趣区缩短(P<0.05):颈内动脉C1段、C2段、大脑中动脉M1、M2、M3段、大脑前动脉A1、A2、A3段、颈内静脉。③支架植入后,曲线下面积比(AUCR)在下列感兴趣区增加(P<0.05):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M1、M2、M3段、大脑前动脉A1、A2、A3段。④正位颈内动脉C2段达峰时间的变化量ΔrPT(AP3_C2)、和颈内静脉达峰时间的变化量ΔrPT(AP7_ICV、La8_ ICV)对检测颈动脉支架术后残余狭窄≥30%有意义(P<0.05),其中ΔrPT(AP3_C2)的ROC曲线下面积0.778,在切点值为0.135sec时,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5.2%;ΔrPT(AP7_ICV)的ROC曲线下面积0.875,在切点值为0.065sec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8.6%;ΔrPT(La8_ICV)的ROC曲线下面积0.752,在切点值为-0.005sec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4.3%。⑤诊断颈动脉支架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最具预测价值的指标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曲线下面积比增加率(IR_AUCRAP8_RM)(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是0.93,在切点值为29.29%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7%。
  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改良的全脑造影方案获得的颜色标记量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可以有效评价脑血流的改善,通过从图像中获得的血流参数更可以量化地评价脑血流改善的程度。血流参数曲线下面积比增加率可用于预警颈动脉支架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
  第二部分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可能导致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修复术(EVAR)后出现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117例择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收集术前及术后第1、2、7天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当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 DIC评分≥5分,诊断为显性DIC,当DIC评分<5时进行非显性DIC评分,非显性DIC评分≥5分诊断为非显性DIC。对性别、年龄、瘤体直径、合并疾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内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性/非显性DIC的危险因素。
  结果:腹主动脉瘤行EVAR术患者存在显性/非显性DIC风险。117例患者中,出现显性DIC3例(2.5%),非显性DIC31例(26.5%)。Logistic回归显示,术中内漏:B=2.118,S.E.=0.917,Wald=5.335,P=0.021;肾功能不全:B=2.135,S.E.=0.797,Wald=7.183,P=0.007;手术时间:B=0.021,S.E.=0.006,Wald=11.126, P=0.001。
  结论:术中内漏、合并肾功能不全及手术时间长是腹主动脉瘤行EVAR术患者发生显性/非显性DIC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