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淡紫拟青霉皮肤感染与口服特比萘芬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探索
【6h】

淡紫拟青霉皮肤感染与口服特比萘芬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病历资料

第三节 真菌学鉴定

一、真菌镜检

二、真菌培养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

摘要

材料

方法与步骤

结果

结论

第五节 体外药敏试验

摘要

材料

方法与步骤

结果

结论

第六节 治疗与随访

治疗

随访

附图

第七节 讨论与结论

讨论

结论

附录

本文的创新性、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相关综述 淡紫拟青霉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及诊疗进展

在读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参加学术会议、活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淡紫拟青霉对于人类是一种机会致病真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外伤接种、医用材料植入以及临床污染物等引起免疫力低下者感染。但近年来,正常人群中感染病例报道也逐渐增多。目前报道的淡紫拟青霉引起的感染包括角膜炎、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甲真菌病、真菌血症、肺炎、腹膜炎、骨髓炎、滑囊炎以及心内膜炎等。其中,皮肤及皮下组织淡紫拟青霉感染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受累组织器官中真菌的分离培养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亦可采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淡紫拟青霉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反应不佳,目前尚未有最佳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本文对l例皮肤淡紫拟青霉感染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真菌培养与鉴定、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确诊;并根据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予口服特比萘芬250mg每日一次,此后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最后总结了本病的诊疗经验与教训,同时回顾了多例既往病例报道的治疗方案,以期为今后淡紫拟青霉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的治疗提供更为合适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