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细胞癌手术方法及特殊类型肝癌的预后研究
【6h】

肝细胞癌手术方法及特殊类型肝癌的预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 肝细胞癌合并多原发癌预后分析—26年随访研究

病例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dmondson分级预测原发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病例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连续性Pringle手法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前言

病例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超巴塞罗那临床分期标准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和晚期肿瘤复发治疗策略

病例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部分

Part 1.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ie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largest series with 26-Year follow-up

Part 2.Edmondson grade predicts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liver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A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long-term follow-up

Part 3.Continuous Pringle maneuver does not affect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Part 4.Management of Early and Late Intrahepatic Recurrence aft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xceeding the 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Criteria

综述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肝细胞癌合并多原发癌预后分析—26年随访研究
  研究目的:
  多原发恶性肿瘤(MPM)是同一个体内、不同器官中,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两种或多种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对合并存在肝细胞癌(HCC)的MPM患者相关研究报道罕见。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了长达26年的随访,以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0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确诊的40例合并HCC的MPM患者,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期。对照组为同期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48例仅罹患HCC患者。
  研究结果:
  在40例MPM患者中,11例为同时性MPM,29例为异时性MPM。合并HCC的常见肝外恶性肿瘤为肺癌(15%)、结直肠癌(12.5%)和甲状腺癌(12.5%)。与仅罹患HCC的患者相比,合并存在HCC的MPM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较低(P=0.013,P=0.001)。MPM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5%、64.5%和38.6%,与仅罹患HCC者相比无显著差异(84.7%、54.2%和38.3%,P=0.726)。随访期间,24例MPM患者死亡,其中17例(70.8%)死因与HCC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MPM的同时性诊断、较高的γ谷氨酰转移酶和/或AFP水平、HCC直径大于5cm和血管侵犯显著影响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期。多因素分析提示,仅HCC直径是影响MPM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研究结论:
  具有肝外恶性肿瘤的患者仍存在罹患HCC可能。多数合并HCC的MPM患者死因与HCC密切相关;而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可获得与仅罹患HCC者无显著差异的术后生存期。肿瘤直径,而非肝外原发恶性肿瘤,是影响此类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第二部分 Edmondson分级预测原发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研究目的:
  透明细胞型肝癌是肝细胞癌罕见的亚型。我们对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肿瘤肝内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10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38例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2015年1月随访截止。同期,400例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普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
  研究结果:
  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的平均肿瘤直径小于普通肝细胞癌(P<0.001),肿瘤血管侵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肝细胞癌(P=0.029)。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6%、67.3%和58.5%,1年、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2%、54.1%和48.6%,均显著高于普通肝细胞癌患者(P=0.039,P=0.044)。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与普通肝细胞癌不同,Edmondson分级是唯一影响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研究结论:
  与普通肝细胞癌相比,透明细胞型肝癌恶性程度较低;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可能更长,预后可能较好。Edmondson分级是影响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Edmondson分级较高的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更严密的随访和更积极的辅助治疗。
  第三部分 连续性Pringle手法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中应用连续性Pringle手法阻断入肝血流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11年1月586例于北京协和医院外科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290例术中应用连续性Pringle手法(PM组),包括163例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小于15分钟(PM-1组)和127例阻断时间为15至30分钟(PM-2组)。此外,296例术中未进行入肝血流阻断(OF组)。
  研究结果:
  PM组患者肝切除术中失血量显著小于OF组(P=0.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M和OF组、PM-1和PM-2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均无显著差异(PM vs.OF,P=0.117,P=0.291; PM-1 vs.PM-2,P=0.344,P=0.103)。肝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与阻断时间均不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期或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
  连续性Pringle手法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未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手术较为复杂,需要适当延长阻断时间,Pringle手法仍然是肝切除术中进行入肝血流阻断安全、有效的方式。
  第四部分 超巴塞罗那临床分期标准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和晚期肿瘤复发治疗策略
  研究目的:
  肝切除术可延长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B期或C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本文旨在探讨影响BCLC B期或C期HCC患者术后肿瘤肝内复发、复发肿瘤的治疗方式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11年10月397例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BCLC B期或C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期。术后肿瘤肝内复发分为早期复发(肿瘤复发时间<1年)和晚期复发(复发时间≥1年)。
  研究结果:
  BCLC B期或C期HCC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5%、50.1%和28.2%。73例患者确诊肿瘤早期肝内复发;104例晚期复发。单因素变量分析提示,无肿瘤复发的患者OS显著优于复发者(P<0.001),晚期复发患者术后OS显著优于早期复发者(P<0.001);多因素变量分析提示,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血管侵犯是影响肿瘤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晚期复发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可获得与未复发者无显著性差异的OS(P=0.311)。
  研究结论:
  肿瘤复发时间和对复发肿瘤进行根治性治疗是BCLC B期或C期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肿瘤晚期复发患者,根治性治疗可能延长其总生存期。

著录项

  • 作者

    徐威;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毛一雷;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肝肿瘤;
  •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临床分期; 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