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SR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相关性
【6h】

ESR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图表索引

英文缩略词

摘要

前言

一、临床试验方案简介

二、技术检测手段

三、分析方法

结果

1.患者入组情况

2.疗效评价

3.安全性评价

4.己行疗效评价患者的基因检测情况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ESR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相关性

致谢

简历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氟维司群500mg与依西美坦25mg一线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并探索性分析依西美坦和氟维司群治疗ESR1基因突变患者的疗效,以及ESR1突变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关系。
  方法:
  评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6年入组氟维司群(500mg)对比依西美坦一线治疗经辅助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并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采集血样,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ESR1突变,得到各患者ESR1突变信息,分析ESR1突变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关系。
  结果:
  1、疗效评价:入组患者中可用于疗效评价的共12例:依西美坦组5例(4例PD,1例SD),氟维司群组7例(2例PD,3例SD,2例PR)。两组的疗效相关指标比较如下:依西美坦组平均PFS2.8月,客观缓解率(ORR)0,疾病控制率(DCR)20%,平均至治疗失败时间(TTF)2.9月;氟维司群组平均PFS4.0月,ORR28.6%,DCR71.4%,平均TTF2.8月。
  2、安全性评价:截止2017年3月10日,入组的18例患者中尚无不良事件记录。依西美坦组常见潮热、关节痛等,氟维司群组常见注射部位反应等,均为轻度,未达不良事件评价标准。
  3、ESR1基因突变与疗效的关系:上述患者中有3例可检测到ESR1突变,结合相应的用药和疗效依次为E380Q(依西美坦组,PD,PFS2.8月)、D540G(氟维司群组,PD,PFS2.8月)和D538G(氟维司群组,SD,PFS2.6月)。
  4、突变基因治疗前后的丰度变化:本研究检出的基因突变丰度较治疗前升高的患者有4例(3例PD,1例SD),突变丰度较治疗前下降的患者有1例(SD),部分突变丰度升高、部分突变丰度下降的患者有1例(SD)。
  结论:
  1、上述结果表明氟维司群(500mg)组的疗效优于依西美坦组。
  2、两种内分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均较好,在患者耐受范围内。
  3、本研究结果暂无法证明ESR1基因突变与内分泌治疗耐药之间的关系。
  4、治疗过程中,某些致病基因突变丰度升高,可能提示疗效不佳;反之,致病基因突变丰度下降,可能提示治疗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