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高原地区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6h】

青海高原地区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生活方式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文化模式为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而运用社会环境提供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活动方式和“配置”方式。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方式是影响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行为因素之一。 青海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加之民族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为此,有必要对青海省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与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研究以青海高原地区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各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青海高原地区各民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各民族大学生的身高发育状况良好,尤其是藏族和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表现更为明显。各民族男大学生较低体重组所占比例较高,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男大学生;各民族大学生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测试结果良好,特别是藏族和蒙古族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藏族与蒙古族男大学生的上肢力量好于其他各民族男大学生,而撒拉族男大学生的上肢力量略低于其他各民族男大学生。汉族女大学生的仰卧起坐具有明显优势,而藏族男女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各民族大学生。对各民族大学生5项指标的总分评价后发现,除极少数汉族男、女学生有不及格现象外,其他各民族大学生达到良好级别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较高。另外,从各民族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总分的比较中发现:藏族男大学生目前体质总分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大学生,而撒拉族男、女大学生总分明显偏低。 2)青海高原地区各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明显的差别。表现为:汉族、蒙古族、藏族男生和蒙古族、土族女生的消化系统发病率较高;蒙古族、土族、汉族、藏族男生和蒙古族、土族女生呼吸系统发病率较高;撒拉族、回族男生和土族男女学生意外伤发病率较高;各民族大学生在饮食方面均表现为膳食结构不合理,对禽类、鱼类食物、蔬菜水果类食物以及奶类、豆类食物摄入量过少;一日三餐的供能比例不均衡;饮用含酒精饮料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民族间有很大的差异;在吸烟者当中,以土族、蒙古族、藏族男生和藏族、蒙古族女生居多,其他各民族女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部分民族大学生还有长期饮用生水的习惯;各民族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家庭供给,其次为勤工俭学和亲友资助,通过国家给与的特困补助和助学贷款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学生较少。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依次为:饮食消费、日常用品消费、学习考级消费、购买衣物消费、上网消费、交友消费、通讯费等;生活节奏方面,各民族大学生学习负担较轻,学习压力较小,双休日体育锻炼和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各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较为普遍,其信仰与本民族信仰相一致。在体育锻炼的时间、次数、强度和项目选择上,各民族大学生亦有性别、民族间的差异。 3)除遗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外,生活方式是影响青海各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从调查和分析中可以看出,藏族、蒙古族大学生的体重、肺活量、身体素质水平与其他各民族大学生相比有差异,其原因与藏族、蒙古族大学生的饮食结构、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汉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与他们的饮食结构、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同样有密切的联系。

著录项

  • 作者

    史儒林;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祁国鹰;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运动人体测定;
  •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方式; 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