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我国110米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运动训练特点的研究
【6h】

对我国110米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运动训练特点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前言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5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的田径在跳高、女子中长跑等项目上都有过辉煌的成绩,但都没有延续下来。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得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在直道项目中的第一块金牌。怎样才能使我国的110米栏形成整体优势,并保持下来?通过查找文献及他人的研究,发现盲目地复制成功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或是训练模式,对其他运动员进行培养时,往往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这样不仅对我国田径的发展不利,还可能使一些优秀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有自己个性特点的运动员被埋没。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归纳法,在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后,收集整理了有关我国男子110米跨栏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体能训练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将我国110米栏自建国以来的训练历程,按照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当时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的比较,分为五个阶段。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阶段我国运动员都在技术上保持着优势。我国运动员在前四个阶段的技术训练中存在重视摆动腿的快速下压,忽视攻栏蹬伸技术的训练,重视跨栏步技术训练,忽视栏间跑节奏训练的问题。第五个阶段以刘翔为代表的我国优秀110米栏运动员技术趋于完美,各项数据接近理论上的理想水平。当能表现我国运动员身体灵活、协调、反应快等技术特征的速度利用率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时,我国的110米栏成绩最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说明速度利用率是我国运动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要的训练手段。在体能训练方面,“以量为主”的训练思路曾经在基础训练时,使我国运动员成绩提高较快,但运动量过大,产生的疲劳积累致使运动员的速度提高缓慢,同时也没有解决运动员专项耐力问题,在九十年代末开始重视神经、肌肉的训练后,速度提高很快。实践证明这种体能训练思路是正确的。110米栏是一个技术和速度相结合的项目,我国运动员在平跑速度上一直落后于欧美运动员,但身体协调、反应快是我们的优势,在平跑能力提高缓慢情况下,加强栏间跑和跨栏步技术的训练,充分发挥我们在技术上的优势,同样可以在110米栏项目上取得好的成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