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
【6h】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理论依据

1.1.2 实践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民俗体育的相关研究

1.3.2 有关民俗体育的区域性研究

1.3.2 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2 研究对象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4.2 调查法

4.3 访谈法

5 分析与讨论

5.1 环鄱阳湖地区概述

5.1.1 环鄱阳湖地区的地理与历史

5.1.2 环鄱阳湖地区的人文背景

5.2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概况

5.3 环鄱阳湖地区主要的民俗体育项目介绍

5.3.1 舞龙

5.3.2 赛龙舟

5.3.3 傩舞

5.3.4 武术

5.4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

5.4.1 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地域特征

5.4.2 与“生产方式”相关的行为特征

5.4.3 与“心理认同”相关的心理特征

5.5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

5.5.1 促进文化传承,丰富文化内涵

5.5.2 增强人民体质,活跃现代生活

5.5.3 塑造社会共识,增进民族凝聚力

5.5.4 推动文化交流,发展文化产业

5.6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6.1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世界文明的冲击抑制了当地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5.6.2 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

5.6.3 国家对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缺乏引导

5.6.4 地方政策使民俗体育文化逐渐失去生存土壤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文化振兴是我国目前的重要战略目标,在区域建设中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江西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历史悠久、具备众多的文化事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鄱阳湖地区因其地理和历史因素聚集着江西文化的精华。为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本文在众多的文化事象中从最基础、最稳定的民俗体育这一平民文化入手,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以及访谈相关专家和群众代表等方法,对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分析,归纳其地方特征,明确其文化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其它区域建设经验和成果,找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研究认为,环鄱阳湖地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管理人员及民众都缺乏一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国家对民俗体育文化缺乏正确的导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民俗体育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一些错误的地方政策使民俗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陷入了传承和发展的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应加强政府管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管理能力,培养管理、经营、专业技术等相关人才,建立有效的管理网络,进而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性,做到自觉保护、传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突出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结合现代文化元素,科学创新,合理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尊重历史,保护文化古迹,尊重习俗风情,突出地方传统特色,塑造地方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尽量做到城城有文化特色,村村有民俗传统,在保障宜居环境建设的前提下提高民众的人文素质和幸福生活指数,构建充满文化气息的新型城镇生活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