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特征分析
【6h】

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步法的概念

2.2步法的研究现状

2.3羽毛球步法的概念

2.4羽毛球步法的分类

2.5 羽毛球步法的特点

2.6 羽毛球主要步法名词界定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录像观察法

3.2.3专家访谈法

3.2.4 数据统计法

3.2.5数字标识法

4 结果与分析

4.1世界优秀单打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总体特征分析

4.1.1 世界优秀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击球时十种步法的总体使用频率分析

4.1.2世界优秀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击球时十种步法的区域分布的特征分析

4.2世界各优秀单打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特征分析

4.2.1各优秀单打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频数特征分析

4.2.2 各优秀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击球步法的区域频数分布特征分析

4.3 世界优秀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步法的特征性分析

4.3.1 运动员运用十种步法击球时频率的共性、差异性特点分析

4.3.2 各运动员运用十种步法击球时区域分布的共性、差异性特点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附录 羽毛球步法统计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和心智要求较高的运动,自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数个阶段。在对手法要求提高的同时,对步法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快、准、活”是现代羽毛球步法的基本特征。本文以2010—2011年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年终排名前5的选手的步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5名选手的11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各优秀运动员步法的运动规律,旨在为改进羽毛球运动员步法训练的针对性,提高我国羽毛球整体训练水平,供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如下:
  1在11场共26局的比赛中,5名运动员在各阶段使用十种步法占到总步法数的86%以上。在所有步法当中,运动员使用步法排名前4位的是:DK、DZH、DB、DT,占到总击球数的68.3%。
  2在所有11场比赛当中,5名运动员运用十种步法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不同阶段各步法在各区域的总体分布情况呈现出各自特点,在不同阶段,各种步法前、中、后场所占比例分布不同。同性质步法区域分布呈现出相似特点。
  3不同运动员在不同阶段使用十种步法击球频率呈现相似的特点。不同运动员使用十种步法的侧重点不同(除接发球阶段),在各自总体步法中所占比例排序不同。不同运动员在选择使用各步法击球时呈现“补偿效应”,既十种步法在所有击球步法当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同,但各步法所占比例会有所补偿。4不同运动员在不同阶段使用十种步法击球区域侧重点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接发球阶段,5名运动员使用十种步法击球具有相似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前场,然后中场,后场最后。在非接发球阶段,则呈现出不同特点,各运动员前、中、后场所占比例不同。
  5十种步法在各运动员比赛中运用时,呈现出共性特点和各自特点。相同点:非接发球时,DK、DZH、DB、DT是各运动员比赛时步法使用的重点。接发球阶段击球步法全都来自十种步法当中的4种。各运动员在十种步法运用当中都对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步法有所侧重。
  不同特点:单个步法侧重程度上,李宗伟在前场主要侧重于 JCT,陶菲克在后场更善于使用FE。陈金在中场更侧重于使用DT,林丹在中后场更喜欢用DB。从局部区域看,盖德与其它4不同,前场是其步法的主要活动区。其他都侧重于后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