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
【6h】

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文本分析法

3.2.3对比分析法

3.2.4个案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发展概述

4.1.1 网络电子杂志的界定及其发展状况

4.1.2 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发展状况

4.1.3 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与纸质杂志的对比

4.1.4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盈利模式

4.2 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传播优势

4.2.1传播主体

4.2.2传播内容

4.2.3传播渠道

4.2.4传播受众

4.2.5传播效果

4.3 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

4.3.1内容单一且质量有待提高

4.3.2缺乏与读者的有效沟通

4.3.3市场有待规范

4.3.4盈利模式单一

4.4 个案分析:《最体育》的生存发展策略

4.4.1 《最体育》的内容分析

4.4.2 《最体育》的营销优势浅析

4.4.3 《最体育》的优劣势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存在的问题

5.1.2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优势

5.1.3《最体育》杂志对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启示

5.2 建议

5.2.1以内容质量为本

5.2.2网络新产品的充分运用

5.2.3依托知名企业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社会多样化、多极化、多层化的发展使得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传播者和受众的共同参与和双向互动成为网络传播的一大发展趋势。基于这样的背景,以网络为发布平台的电子杂志开始崭露头角。
  通过对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分析与研究,发现,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发展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符合不断增大的受众群的需求。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内容单一质量有待提高,并且缺乏与读者的有效沟通,电子杂志的市场并不成熟,需要加以规范,盈利模式也非常单一。跟传统的纸质杂志相比,影响力还差的很远。
  2009年6月1日,黄健翔作为出品人的一本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正式发行,杂志的名称叫做《最体育》,凭借黄健翔的个人影响力,加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最体育》丰富的板块设计、新颖独特的内容编排,极富观点特色的原创内容受到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一经发行,就占据了网络体育类电子杂志发行的头名,一举超过了诸如《体育画报》老字号的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杂志两周年之际,《最体育》又与时尚传媒集团合作,改名为《时尚最体育》,强强合作让《最体育》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本文通过对《最体育》电子杂志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了《最体育》的优势所在,为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黄健翔的名人效应,让《最体育》从创刊起就备受关注,黄健翔既为《最体育》杂志的质量做了保证,又凭借其个人影响拉来了很多独家的报道和著名体育评论员的专栏,使《最体育》杂志的内容可读性变得更强,权威性和可信度更高。其次,《最体育》的版块设计也非常新颖,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所有的传播媒介一应俱全,观感效果极佳。另外,《最体育》非常注重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不但开设微博进行及时在线互动,还经常设置一些体育类话题邀请读者们参与,这样《最体育》的读者受众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宣传方式老套、盈利模式单一等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老问题,由此带来的是投资人和广告商的没信心,整个行业的不景气。《最体育》的成功,给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借助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以及受众阅读习惯逐渐向电子刊物的转化,我国体育类网络电子杂志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