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力跳发球和一般扣球击球技术动作结构差异的定量分析
【6h】

大力跳发球和一般扣球击球技术动作结构差异的定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

2.1有关大力跳发球和扣球击球技术的研究现状

2.1.1对于排球击球速度的研究现状

2.1.2对于排球击球腾空时身体结构的研究现状

2.1.3对于排球击球挥臂动作的研究现状

2.2有关大力跳发球和扣球击球技术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2.2.1研究方法

2.2.2评价指标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实验法

3.2.2文献资料法

3.2.3数理统计法

4结果与分析

4.1起跳时刻-击球时间阶段大力跳发球和一般扣球击球动作一般描述

4.2击球瞬间手合速度与球合速度分析

4.3重心、高度、时间分析

4.3.1离地时刻重心相关指标结果与分析

4.3.2击球高度分析

4.3.3腾空击球各阶段所需时间结果与分析

4.3.4重心、高度、时间分析小结

4.4肩髋扭转角、右髋角、膝角分析

4.4.1肩髋扭转角和右髋角分析

4.4.2膝角分析

4.4.3肩髋扭转角、右髋角、膝角分析小结

4.5上肢各环节角度分析

4.5.1大力跳发球和扣球腾空阶段肘关节点在身体相对最靠后时刻上肢投影角分析

4.5.2大力跳发球和扣球腕关节点在身体相对最靠后时刻上肢各环节投影角

4.5.3大力跳发球和一般扣球扣球击球时刻上肢各环节特征

4.5.4上肢各环节角度分析小结

4.6上肢各环节速度分析

4.6.1上肢各环节线速度分析

4.6.2上肢各环节角速度分析

4.6.3上肢各环节速度分析小结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均值、个体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对大力跳发和一般扣球击球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大力跳发球和一般扣球技术动作结构差异。通过相关分析,找出影响扣球和大力跳发球击球手速的技术动作关键运动学参量,研究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扣球和跳发球击球手速提供技术指导。
  研究方法:本文以大力跳发球和一般扣球击球技术动作结构差异作研究对象。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排球专项队员、排球专项研究生及校男排代表队队员共8名为实验对象。运用三维高速录像与解析系统对运动员大力跳发球和一般扣球动作技术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分析击球阶段中起跳离地时刻到空中击球时刻这一过程的运动学参数。
  研究结果:一般扣球相比大力跳发球腾空击球动作周期更长,起跳腾起角更大,躯干扭转程度及右髋角变化幅度更加明显。一般扣球和大力跳发球腾空击球阶段在膝角、上肢各环节角度及上肢各环节速度上无显著差异。击球高度、肩髋扭转幅度、最大肩髋扭转角、最小右髋角角度、肘关节点在身体相对最靠后时刻,肘关节的高度及肩、肘、腕关节速度的传递是影响挥臂击球最终手速的重要因素之一。击球时刻上臂屈曲角速度大小及人与球的位置也是影响击球手速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结论: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我们建议运动员在挥臂击球过程中,要遵循鞭打动作原理,注意大关节带动小关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大力跳发球和扣球相结合练习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结构差异;在教学训练中,加强腰腹肌柔韧性和爆发力的练习,以增大起跳后展腹引臂幅度、躯干扭转幅度和提高挥臂击球速度;加强肩部柔韧性练习,增大引臂幅度和前臂旋外角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