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对手大前锋队员进攻技术运用对比研究
【6h】

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对手大前锋队员进攻技术运用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xslx

zlwtitle

lwtitles

Text9

Text8

展开▼

摘要

2016年8月14日,中国女篮在完成了与美国队的比赛后,结束了此次奥运会之旅,1胜4负的成绩排名第十,回顾中国女篮的奥运会征战史,曾经的中国女篮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巴塞罗那奥运会取得银牌、洛杉矶奥运会取得铜牌、北京奥运会取得第四名,可以说里约奥运会的成绩是中国女篮奥运之旅的最差战绩,通过观看本届奥运会中国女篮的比赛视频发现,中国队的锋线位置特别是大前锋位置进攻能力不足,因此分析中国队大前锋队员的进攻技术运用情况,找出不足与差距,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女篮的整体实力,缩小与世界级强队的差距.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与对手大前锋队员的相关比赛进行了统计、比较和分析,这将更有利于发现优势,找出差距,以及更好的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优秀女篮大前锋队员的进攻技术特点. 研究结果如下: 1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等方面均略高于平均水平,年龄优势明显,从身体形态的角度来看符合现代大前锋的发展趋势,具备发展为优秀大前锋的潜力. 2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虽然具有年龄优势,但体能储备较强队优秀大前锋来说较弱,无速度优势,对抗性较弱,往往在比赛的前两节还能跟上节奏,但到了三四节体能下降严重,无法在比赛关键时刻有充足的体能保证技术的稳定性. 3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的得分手段还是过多的依靠中远距离跳投,进攻手段单一,篮下强打能力偏弱. 4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的运球技术较弱,主要是面向篮筐的运球,背对篮筐运球较少,突破能力弱,单独创造得分机会的能力不强. 5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在传接球技术上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更多的是从禁区提到弧顶接球,传球多以过渡性传球为主,比赛中对传球时机往往把握不恰当,助攻能力偏弱,说明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在支配球的能力上与对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面对对方球员的压迫式防守时极易出现失误. 6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在比赛中拼抢进攻篮板球意识和欲望不足,多以原地单手拼抢为主,冲抢和挡抢能力偏弱. 7中国女篮大前锋队员在比赛中的无球移动主要以禁区向弧顶移动为主,由弧顶顺切篮下的跑动较少,通过跑动摆脱防守创造得分机会的能力较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