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在我国实施的制度环境分析
【6h】

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在我国实施的制度环境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一、选题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就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来看,银行系统存在的不良贷款率较大,资本充足率不高等问题则是制约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则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金融发展历史和金融创新规律来看,资产证券化这一发轫于美国的金融创新技术原本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题的。而对于我国金融系统中的具体问题,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似乎也存在很多先天的优势,它可以解决我国银行系统中诸如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以及盈利性等问题。而我国最近推出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办法也正是基于资产证券化的这些优势,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突破。 二、研究方法与逻辑架构本文采用逻辑推理方法,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首先,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及其在全球业务的扩展。然后,说明其运作流程和主要的参与主体以及分类方式,并比较表内证券化和表外证券化的优缺点。 围绕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有很多理论解释,它们大都是以其如何促进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本文第二章主要介绍这些理论,此外,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理论上的解释。在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概念和理论解释之后,本文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其中第三章主要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别介绍各个参与主体的收益和金融体系的效率的促进。而第四章也相应的从宏微观两个层面介绍了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风险,并结合中国实际说明了在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潜在风险。 按照“洋为中用”的原则,我国目前也在试验让资产证券化技术为我所用。 本文的第五章正是结合中国实际,说明在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前景预测,并着重分析市场上需求力量。然后,结合目前已经推出的各项法律法规,评价这些规章制度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长远影响。本文最后给出了这些相关制度的发展方向的建议,以图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主要观点和结论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1,资产证券化存在在于它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围绕这一促进作用,学术上存在几种理论解释。 2,资产证券化业务在近年来全球迅速发展,其原因在于它具有如下优势: 对银行等发起机构:转移和规避风险;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融资成本; 获得流动性需求,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以及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等。 对金融体系:资产证券化则分别从结构效率、分配效率和操作效率三个方面提高进同体系运行的效率。 3,资产证券化在给金融体系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表现如下: 对金融系统的风险:定价风险,多方参与的风险,结构风险,竞争风险,金融体系变动风险。其中关于定价风险还存在一些解释:系统缺口理论、学习阶段假说,灾难性近视假说等。 对其他相关主体的外部性:对无担保债权人的影响表现为:资产证券化使得对债务人的监督减少了、模糊的信号表达以及信息披露的不完备等。而从法律意义上说,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所产生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发起人清偿能力的下降、欺诈性转移和逃避责任,这也是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另外,资产证券化这一新的融资技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基础现金流的风险和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其中基础现金流的风险区别于其他金融资产包含的风险之处在于:基础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等含有期权性质的提前偿付选择权。这给基础现金流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则包括:法律风险、第三方风险以及结构风险等等。 4,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规章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及其发展方向。 首先,我国需求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潜在需求方在于:个人投资者和保险、基金以及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他们的潜在需求也依各自的特点而不同。 其次,规章制度建设:随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启动,相关的系列法律制度建设也随之相继出台,这些制度是基于我国资产证券化所选择的信托模式,由于我国具体国情的复杂和法律基础的不健全,这些法律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而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更进一阶的法律制度建设也需要提上议事日程,本文给出了与之有关的发展方向和建议。四、创新与不足(一)创新: 本文说明了资产证券化这一业务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理论解释和经济学意义,并比较系统的说明其优势和风险。 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中国即将推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前景,并对最近出台和即将推出的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最后,本文还针对我国施行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资产证券化相关制度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二)不足: 有关资产证券化的一些制度尚没有出台,如对于税收制度的分析基于预期,可能与实际规定有偏差。 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刚刚起步,实际情况和资料不足,导致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 由于进行理论探讨,所运用的数理分析较少,进一步的模型数量化研究留作今后的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