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竹林土壤呼吸及其三个生物学过程的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6h】

毛竹林土壤呼吸及其三个生物学过程的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土壤呼吸及其三个生物学过程时空格局变化

3.1 毛竹林土壤总呼吸时空变化及变异机制

3.2毛竹林植物根系呼吸时间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3.3毛竹林土壤微生物呼吸时间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3.4毛竹林土壤动物呼吸时间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3.5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及组分呼吸实测与模拟预测碳通量

第四章 不同健康状况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3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及组分呼吸时间变化

5.2 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及组分呼吸空间变化

5.3 土壤呼吸的三个生物学过程CO2排放量

5.4土壤总呼吸及组分呼吸影响因子

5.5 不同健康状况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

5.6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土壤呼吸即土壤表面CO2释放量,包括植物根系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等三个生物学过程。土壤呼吸及其三个生物学过程变异机理将直接反应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强弱,并对植物生长及生态系统碳平衡产生影响。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组分分离、量化是当前碳循环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采用LI-Cor-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结合壕沟法排除根系,电棒+卫生球法排除土壤动物等,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200m、400m和700m海拔的土壤呼吸及其三个生物学过程的时空动态变化展开研究,精确区分、量化各组分呼吸在土壤总呼吸中的贡献率,同时测定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率等环境因子,毛竹林地下根系生物量、土壤动物类群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等生物因子,确定土壤总呼吸及其三个生物学过程呼吸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1)3个海拔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及组分呼吸昼夜变化均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昼夜变化相类似,呈单峰曲线,最小值均出现在晚间02:00左右,但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有一定差异。总呼吸峰值出现在下午15:00左右,根系呼吸在中午11:00达到最大值,土壤微生物呼吸昼夜变化较为平缓,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1:00~15:00,土壤动物呼吸最大值也出现在中午11:00~15:00。季节变化同样表明土壤总呼吸及组分呼吸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最小值在11、12月。空间变异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总呼吸、根系呼吸及微生物呼吸均减小,而土壤动物呼吸为200m海拔最大,400m海拔最小。引起这种空间变异的原因,除了由于海拔变化引起的土壤温湿度变化外,生物因子(根系、微生物及动物生物量)及土壤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2)3个海拔2008年8月土壤总呼吸日变化范围为3.89μmol·m-2·s-1~5.49μmol·m-2·s-1,3~12月变化范围为3.10μmol·m-2·s-1~3.60μmol·m-2·s-1;2009年三者日均值变化范围为3.36μmol·m-2·s-1~4.05μmol·m-2·s-1,3~11月年均值为2.58μmol·m-2·s-1~3.12μmol·m-2·s-1。由碳通量特征来看,2008年3个海拔土壤总呼吸碳释放量为881.61g C m-2~1028.35 g C m-2,比2009年碳通量增大了12.74%~18.03%,在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范围内(345g C m-2~1520gC·m-2·a-1)。
  根系呼吸2008年日贡献率为51.73%~55.53%,年贡献率为33.51%~38.90%,2009年日贡献率为44.95%~48.97%,年贡献率34.79%~41.89%,3~12月碳通量为323.93 g C m-2~431.48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36.74%~41.96%;2009年为277.24 g C m-2~401.25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37.05%~44.70%;200m海拔最大,总碳通量比400m和700m分别大3.40%和14.20%。
  2008年200m、400m和700m海拔土壤异养呼吸(微生物呼吸、动物呼吸)日贡献率为42.85%~47.87%(其中微生物呼吸为35.31%~39.45%,动物呼吸为7.54%~8.42%);2009年为52.34%~53.43%(其中微生物呼吸为45.42%~45.52%,动物呼吸为6.92%~7.91%。)。从年贡献率来看,2008年3个海拔土壤异养呼吸年贡献率为59.02%~65.36%(其中微生物呼吸为52.07%~57.67%,动物呼吸为6.95%~7.69%),2009年异养呼吸年贡献率为54.60%~64.86%(其中微生物呼吸为47.41%~57.04%,动物呼吸为7.19%~7.82%)。从年碳通量来看,3个海拔2008年3~12月异养呼吸碳通量为557.68g C m-2~626.63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57.36%~63.93%(土壤动物呼吸为69.42g C m-2~87.94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7.87%~8.55%,微生物呼吸为488.26g C m-2~544.75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49.49%~55.38%);2009年3~11月异养呼吸碳通量为470.90g C m-2~500.93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55.12%~63.63%(土壤动物呼吸为60.81g C m-2~74.57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8.13%~8.81%,微生物呼吸为410.18g C m-2~429.12 g C m-2,占土壤总呼吸的46.99%~54.82%)。
  2008年毛竹林土壤根系呼吸比异养(微生物呼吸、动物呼吸)呼吸碳通量小195.15 g C m-2~233.75g C m-2;2009年小99.65g C m-2~193.66 g C m-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呼吸在很大程度上是土壤表面CO2通量的优势组成部分。
  (3)土壤温度与土壤总呼吸、根系呼吸、微生物呼吸和动物呼吸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土壤总呼吸与土壤不同层温度(0~10cm,10~20cm和20~30cm)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10cm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Q10量化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发现,土壤微生物呼吸温度敏感性比根系呼吸温度敏感性更高;土壤动物呼吸与温度相关性相(R2)比微生物呼吸稍有减小(R2),但从Q10值来看土壤动物的温度敏感性大于根系呼吸和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与土壤呼吸总与土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比,土壤总呼吸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较小,但消除土壤温度的影响后,标准化的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性显著增强(P<0.05)。土壤含水率是引起根系呼吸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性(P<0.01),而对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呼吸的影响不大。土壤水热双因子模型优于土壤温度或含水率单因子模型,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交互作用共同解释了不同海拔土壤总呼吸的50%以上,根系呼吸变化的77.10%~90.30%,土壤微生物呼吸的86.50%~88.90%,土壤动物呼吸的68.30%~76.20%,表明亚热带毛竹林土壤组分呼吸及土壤总呼吸均受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共同影响。
  土壤微生物呼吸与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极限值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真菌数量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与微生物量碳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根系生物量、土壤动物区系的差异也会导致组分呼吸大小,毛竹林地下活根根系生物量解释了土壤呼吸的65.99%~70.26%,而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大都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各类群动物总数可以解释土壤表面CO2释放量的55.40%~60.10%。
  (4)健康,较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4种不同健康状况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大小为,健康林﹥较健康林﹥亚健康林﹥不健康林,多元方差分析表明4种健康状况土壤总呼吸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微生物呼吸贡献率大小为健康林﹥较健康林﹥亚健康林﹥不健康林;根系呼吸贡献率大小为亚健康林﹥健康林﹥较健康林﹥不健康林;土壤动物呼吸贡献率为健康林﹥较健康林﹥亚健康林﹥不健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