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结构的影响研究
【6h】

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结构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南岭中段南坡常绿阔叶林植被区系分析

3.1 研究结果

3.2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冰雪灾害对常绿阔叶次生林机械损伤规律研究

4.1 结果与分析

4.2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冰雪灾害对常绿阔叶老龄林机械损伤规律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2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受损常绿阔叶林林隙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

6.1 主要结论

6.2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受损常绿阔叶林萌生规律研究

7.1 结果与分析

7.2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南岭森林群落地理成分对冰雪灾害的响应

8.1 结果与分析

8.2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9.1 南岭中段南坡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

9.2 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的机械损伤规律

9.3 冰雪灾害干扰后南岭常绿阔叶林自然恢复能力研究

9.4 南岭常绿阔叶林不同地理成分对冰雪灾害的响应

9.5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名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南岭是我国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气候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分布着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08年1月-2月,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为了了解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的影响,本研究在南岭中段南坡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顶山保护站、广东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冰雪灾害严重受损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立植物样地,通过样地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1)南岭中段南坡冰雪灾害受损植物群落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的重要分布区,中国特有种是该区域的主要建群成分,其区系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无论是常绿阔叶次生林还是常绿阔叶老龄林,其优势种均为壳斗科植物,不同的是灌木层,分别为杜鹃花科和金缕梅科植物,整体上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2)此次灾害造成常绿阔叶次生林和老龄林分别为84.24%和40.91%以上的机械损伤,但以轻度受损为主,且老龄林受损程度轻于次生林。低频度种在此次灾害中受损较轻。常绿阔叶次生林以压弯类型多,而老龄林以断梢类型多。压弯和正常木主要分布在径级Ⅰ和Ⅱ,断梢主要分布在Ⅳ。各优势种受损程度不同,优势科壳斗科受损较轻,但其他优势科受损程度不同,这从整体上不会改变群落栲类林的特征,但可能改变冠层的结构组成。
  (3)灾害对5块样地共形成林隙72个,常绿阔叶次生林以小林隙为主,老龄林以大林隙为主。林隙形成木: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以翻兜类型组成,老龄林主要以断梢类型组成,形成木主要由优势种组成。林隙更新种以乔灌木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藤本植物,草本植物种类最少。更新种与原有林分种类组成相似性较低,这将导致大量阳性树种的侵入,短期内改变群落的结构组成。
  (4)冰雪灾害造成的常绿阔叶林树木死亡比率较低,为6.81%~14.80%,主要以受机械损伤的小径级树木组成。常绿阔叶林萌条率大于73.00%,老龄林高于次生林。次生林各类型受损木按萌条率从高到低排序为:倒伏>断干>断梢>压弯>翻兜;老龄林萌条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断干>压弯>断梢>倒伏。胸径大小对萌条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次生林呈线性相关,老龄林呈幂指数相关。受损优势种萌条数与萌条高度无规律性相关,断干高度与优势种萌条数和萌条高度无明显的规律相关。
  (5)首次运用植物地理学对南岭常绿阔叶次生林对冰雪灾害响应进行研究,其地理成分与南岭中段南坡地理成分整体特征一致,以中国-日本成分占优势。各地理成分中,江南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在严重受损型中所占比例最大,而华南分布和南岭特有成分受损最轻,可知本地起源种具有较强的抵抗冰雪灾害干扰能力。灾后林下更新种木本植物主要是在热带亚洲、中国-日本和华南分布,南岭分布数量较少,但灾后南岭分布种萌条率最高。
  (6)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在冰雪灾害评估时需考虑合适的受损程度指数计算方法,森林自我恢复潜力估算等因子,才能做到更客观。如对受损常绿阔叶林进行人工促进恢复,应多选乡土树种或以南岭为起源中心的种,同时加强对“目标树”进行抚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