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研究及王佐镇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6h】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研究及王佐镇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儿童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相关内容和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儿童游戏心理与尺度对公园的需要分析

2.1 儿童人口比重

2.2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尺度变化

2.3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游戏心理和行为特征

2.4 儿童活动的不同活动场地类型

2.5 小结

第三章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分析

3.1 儿童公园空间布局和功能构成

3.2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主题创意及安全

3.3 儿童公园中景观要素的研究

3.4 儿童公园中色彩的搭配

第四章 儿童公园案例分析

4.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

4.2 黎曼公园——全新的主题创意“视觉变化”

4.3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依安·波特基金会儿童公园——植物主题的儿童公园

第五章 王佐镇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5.1 自然地理状况

5.2 规划设计原则

5.3 规划设计构思

5.4 规划设计方案详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儿童公园起源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均有儿童公园建设的相关规范条例,并有闻名于世界的儿童公园如德国的黎曼公园、日本的口袋公园、墨尔本的皇家植物园依安波特基金会儿童园、美国的莫顿植物园等。但相对于国外儿童公园的发展,我国儿童公园发展较为缓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儿童占人口比重的增加,我国儿童公园近几年快速的发展,但在设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从儿童生长发育和尺度变化出发,了解儿童活动场地及游戏设施的尺度要求,一般儿童活动场地最小面积满足一个儿童伸开双臂的需要,则长度宽度应至少保持1米以上,大龄儿童较多的场地,应满足每个儿童使用面积长度宽度均在150cm以上。0到18岁的儿童划分为4个年龄段,研究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游戏特征和行为心理,总结归纳儿童的行为类型:静态行为和动态行为,为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总结归纳了单元空间和组合空间在儿童公园中的应用,主题创意的提炼和形成,地形、水体、植物等景观要素在儿童公园中的应用形式,以及儿童公园中采用对比色及颜色艳丽明亮的色彩搭配;并且分析研究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园、墨尔本的皇家植物园依安波特基金会儿童乐园和德国的黎曼公园三个儿童公园,分别从空间类型、功能分区、景观元素的运用和游戏设施的设计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组合空间运用手法,景观设计手法和常用景观形式,对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最后,本文通过实践参与到王佐镇儿童公园规划设计中,结合场地条件,将理论设计手法运用到具体的规划设计中,验证了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设计手法的规律性,营建出适合儿童游戏特点和行为心理的城市儿童公园,在今后的应用中,可以指导城市公园儿童游戏场的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