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辣木施肥效应及其不同种源的抗旱性研究
【6h】

辣木施肥效应及其不同种源的抗旱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3项目研究课题来源

1.2辣木研究进展

1.2.1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1.2.2繁殖和栽培技术

1.2.3综合价值

1.3林木施肥研究进展

1.3.1林木施肥研究理论基础

1.3.2林木施肥效应

1.4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1.4.1植物耐旱机理

1.4.2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5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施肥试验

1.5.2干旱胁迫试验

1.6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7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2.2试验材料

2.3试验设计

2.3.1施肥试验

2.3.2干旱胁迫试验

2.4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营养生长指标测定

2.4.2生殖生长指标测定

2.4.3各部分生物量测定

2.4.4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2.4.5叶片生化指标的测定

2.5试验数据分析

第三章配方施肥对辣木生长效应及其初果期产量构成的影响

3.1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木生长效应的影响

3.2不同N、P、K水平对辣木生长动态变化的影响

3.3因素水平组合的产量构件指标

3.3.1不同施肥组合对辣木生殖生长下产量构件的影响

3.3.2影响辣木产量构件的主导效应及其优水平组合

3.4讨论

3.5小结

第四章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辣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4.1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生长效应的影响

4.1.1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株高的影响

4.1.2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地径的影响

4.1.3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单叶数的影响

4.2干旱胁迫下辣木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4.2.1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4.2.2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茎部生物量的影响

4.2.3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根部生物量的影响

4.2.4干旱胁迫对4种源辣木根冠比的影响

4.3干旱胁迫对辣木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4.4辣木叶片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

4.4.1干旱胁迫对辣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4.2干旱胁迫对辣木叶片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4.4.3干旱胁迫对辣木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4.4干旱胁迫对辣木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5干旱胁迫下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6不同种源辣木耐旱性综合评价

4.7讨论

4.8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通过设置N、P、K肥3因子、3水平涉及9个处理辣木幼苗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其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的苗木的生长效应和产量构建的变化,确定适合辣木有效生长和高产的肥料配方。通过研究4种源辣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长、生物量和生理生化响应,观测苗木的生长状况,测定生长性状、各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PS)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种源辣木幼苗的耐旱性差异,筛选出耐旱的优良种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施肥处理对各时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营养生长期N肥和K肥占主导作用,适合株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150P40K100,适合冠幅和分枝数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85P85K100。不同施肥水平对生殖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均在处理N150P40K100中达最大值,且适合辣木产量增加的最优组合为N40P150K100。 (2)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辣木株高、地径、生物量总体均呈下降的趋势,总体而言,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时下降较快,且不同种源降幅不同,其中MD种源和KNY种源降幅较低。 (3)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光合色素影响有所差异,其中YD种源和KNY种源含量较少,降幅也低,PK种源含量较高,但变化差异较大。总体而言,4种源辣木的Chla、Chl(a+b)、Car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重度胁迫含量最低。 (4)不同种源生化指标在相同处理下差异不明显,但干旱胁迫对辣木的生化指标影响较大,SOD和CAT均随胁迫程度的加深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轻度干旱胁迫下增加趋势不明显,重度胁迫迅速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而POD、MDA、Pro表现为随胁迫加剧而递增,但胁迫后期增速较缓。GS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种源间差异较小,但在中度胁迫时降幅较大,差异显著。 (5)POD和CAT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OD和SP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P与MD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P与Pro呈显著负相关(P<0.05)。 (6)采用隶属函数法对4种源辣木的耐旱性作综合评价,不同种源辣木的耐旱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耐旱性由强到弱为:MD种源>KNY种源>YD种源>PK种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