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0679篇,会议文献有1575篇,学位文献有3092篇等,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的主要作者有周志春、王军辉、施季森,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氮磷添加对水曲柳人工林叶片、细根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摘要: 氮、磷元素缺乏是人工林培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探究氮、磷施肥对水曲柳人工林林木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以16年生水曲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氮(N0为不施氮,N1...
2.[期刊]
摘要: 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为依据,拟在春城面山选取1.33hm 2华山松林,通过清除华山松病害木、带状间伐等措施后,在间伐带内培育云南高原特色乡土树种,如云南含笑、...
3.[期刊]
摘要: 伴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自然生态的重视度日益提高,造林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常用手段。但单一纯木林造林会给该树种特性造成较大影响,甚...
4.[期刊]
摘要: 我国北方寒冷干旱地区的大苗造林面临成活率及保存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总结整地技术、树种选择、造林技术及造林后抚育等方面冻土坨杯苗造林技术,利用该技术...
5.[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栾树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实生苗培育、移植苗培育、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栾树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6.[期刊]
摘要: 【目的】果实的脱落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果实的产量。探究桑葚幼果在脱落过程中的代谢及生化反应,可为桑葚的脱落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高...
7.[期刊]
摘要: 【目的】开展氮磷配施,揭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对氮磷配施的响应,为优化云南松苗期养分管理及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母树年龄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解析其可能成因,为栓皮栎扦插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5年生和10年...
9.[期刊]
桂花OfPSY、OfPDS和OfHYB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摘要: 【目的】探究高温和外源脱落酸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3个相关基因,包括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八氢番茄红素脱氢...
10.[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铁线莲Clematis杂交亲本与杂交一代(F1)之间表型性状的差异,探究铁线莲杂交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以6个铁线莲品种为亲本,开展了4个杂...
11.[期刊]
摘要: 三角枫是皖东地区主要的乡土树种和优良的园林绿化观叶树种,具有萌芽根蘖再生能力强、新生枝条速度快、创面愈合效果好等优点。本文以三角枫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定向育...
12.[期刊]
摘要: 沙枣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利用价值高,但播种繁殖性状分离,很难保持亲本的优良特性。用沙枣嫩枝为扦插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来探索扦插时期、插穗部位和插穗长度对生根的...
13.[期刊]
摘要: 闽南沿海沙质海岸前沿还有一定数量尚未绿化的沙荒地,海岸线上存在相当面积的老化且景观单调的木麻黄林带需要更新改造。文章探讨了海岸沙荒地绿化兼美化的植物选择及造林...
14.[期刊]
摘要: 以2年生浙江楠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部施肥,设置4个不同氮添加水平(A1:0 g·株^(-1),A2:0.144 9 g·株^(-1),A3:0.283 8 g·...
15.[期刊]
摘要: 以北京西部张家口市涿鹿林场油松水源保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分的直径结构、树高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油松林树种组成式为10油-椴-栎-桦...
16.[期刊]
摘要: 根据不同造林目的与方式,利用现有林型,分析松花湖生态区地带性植被现状与特点,探寻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内存在3种稳定模式,即红松+...
17.[期刊]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于兴安杜鹃嫩枝扦插苗生长的容器育苗基质,以圃地原土、腐殖质土、天然兴安杜鹃林下土和落叶松松针土为原料,配制成5种育苗基质,开展兴安杜鹃嫩枝扦插苗容...
18.[期刊]
摘要: 旱柳是北方地区绿化造林常用树种,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本研究以旱柳为对象,通过对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为旱柳绿化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19.[期刊]
摘要: 以2019年9月份采自广西桂林市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为供试种子材料;以2019年10月份采自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类植物园的...
20.[期刊]
摘要: 结合辽西地区实际,对土壤沙化原因、防风固沙林营建原则、防风固沙林营建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辽西地区防风固沙林的应用模式,为当地营建防风固沙...
1.[会议]
摘要: 2012-2015年间,于赣南南方低丘陵山地进行了杂交松的造林试点.本研究共设计了海拔高度、坡位、坡向的9个地形因子组合的正交设计,测量胸径、株高、枝下高、冠...
2.[会议]
摘要: 以红松实生苗提早结实为核心技术,通过选择苗木、选定地块、确定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抚育方式、确定药剂种类、药液浓度、选择用药时间、用药次数等技术措施,保证红松果...
3.[会议]
摘要: 为定量分析温州山地风景林景观质量,本文采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温州山地风景林景观进行景观因子分解、景观质量评价,建立评价模型Y=-0.608+0.131Xb...
4.[会议]
浅析黄腐植酸对东阿黄河林木养护工程的影响分析与发展标准化建议
摘要: 黄腐植酸是一种活性好,耐抗旱、抗逆行较强的叶面喷施肥料,在东阿黄河林木养护工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了养护次数,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养护成本,克服林木营养元素损失严...
5.[会议]
摘要: 本研究依据碳汇造林标准的要求,选择合格地块,在对林木碳储量预测、生态重要性、经济社会情况、潜在风险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对四川林业碳汇造林潜力及区域...
6.[会议]
摘要: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组测序成本极大降低,测序速度极大加快,使得林木基因组测序成为新常态下的常规研究技术,大量的林木基因组将被测定.目前,林木已经...
7.[会议]
摘要: 林木种内遗传变异的研究始于19世纪.1821年de Vilmorin在巴黎附近营建了欧洲赤松种源试验,1892年IUFRO讨论种源试验设计,随后布置了欧洲赤松...
8.[会议]
摘要: 在去年年初,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森林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提出了四个要着力做好的工作,其中第二个提出要着力提高森林...
9.[会议]
摘要: 风蚀危害是影响流动沙丘造林成效的关键因素,在跟踪调查纱网沙障野外固沙造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行了纱网沙障固沙成效的风洞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带状纱网沙障后改...
10.[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直剪仪,对内蒙古中西部的5种典型乡土植物柠条、沙棘、杨柴、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的根系在不同土壤含水率下进行根-土界面直剪摩擦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水分下不...
11.[会议]
摘要: 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杨柴(Hedysarum leave)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组成、枝条数、生物量...
12.[会议]
摘要: 水是毛乌素沙地这一地区植被恢复的制约性因子.本文采用压力室制作了穗槐、油蒿、柠条、羊柴、沙地柏5种灌木的p-v曲线,分析了各水分参数下5种灌木的耐旱特性,并选...
13.[会议]
摘要: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也是广西头号生态问题.广西岩溶区涉及10个市、77个县(市、区)、779个乡镇(林场),岩溶区土地...
14.[会议]
摘要: 观测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篙(A.arenari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花棒(Hedysarum ...
15.[会议]
摘要: 介绍了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赵振宇年轻时上坝造林的艰苦岁月。在不具备自主育苗的条件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前两年使用的造林树苗全部来自东北地区,而由于运输不畅,苗木须根...
16.[会议]
摘要: 沙蒿为一种超旱生的沙生植物,生长在我国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根系粗壮、发达,且茎多数丛生,防风阻沙作用好,为优良的固沙植物,冬季也可作为牛羊的饲料。但沙蒿人工引...
17.[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沿沙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演变方式,及其后期形成的积沙带植被结构与稳定性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近数十年来,随内陆河上游来水减少,固沙林内水分...
18.[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沿沙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演变方式,及其后期形成的积沙带植被结构与稳定性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近数十年来,随内陆河上游来水减少,固沙林内水分...
19.[会议]
摘要: 1月18日,雄安新区召开2019年植树造林工作动员会.今年,雄安新区将在前两年植树造林11万亩基础上,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0万亩造林目标任务,分为春、秋两季...
20.[会议]
摘要: 怀化市是南方重要林区,森林资源丰富,过来主要栽培树种为杉、松、竹(楠竹),随着木材加工和造纸业对木材的刚性需求,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取得显著...
1.[学位]
摘要: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林木生产力和适逆性(特别是耐盐能力)是进一步发挥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利用传统育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
2.[学位]
摘要: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给交通运输业以及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环境问题,即道路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通过生化以及地...
3.[学位]
基于地理设计的国家储备林空间布局优化决策研究——以南宁市江南区储备林基地规划为例
摘要: 森林和木材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对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解决国内珍稀树种和大径材树种长期面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储...
4.[学位]
摘要: 红树林群落是海岸区域重要的湿地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80%以上,其中广东省是全国红树林分布面积...
5.[学位]
摘要: 为改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防护林防风效果,提高葡萄成活率与结实率,本研究以示范区内典型防护林带为对象,在风况分析及林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测...
6.[学位]
摘要: 近年来彩色森林建设在全国开展开来,针对彩叶树种的呈色物候研究紧跟时代的需要,具有其现实意义。本文以杭州地区常见的36种彩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美景度评价法、聚...
7.[学位]
摘要: 人工造林是退化林地或火烧迹地的森林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华南地区高温多湿,水热条件优越,林地的人工造林,可促进森林的自然修复。然而,人工造林工程的生态效应...
8.[学位]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维持人工林养分平衡和长期生产力的关键。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酶类对于驱动凋落物分解,释放养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营造针-阔混交林被认为是加快人工林...
9.[学位]
施加柏木根系分泌物对栾树和香椿幼苗细根生物量、形态及养分的影响
摘要: 我国川中丘陵区大面积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纯林生产力衰退、综合效益低下,成为阻碍林业发展的难题。针阔混交是低效林改造的有效手段,而混交时...
10.[学位]
施氮肥对六个温带树种细根解剖结构、形态、养分和菌根侵染特征的影响
摘要: 木本植物吸收根功能性状在水分和养分吸收、光合产物代谢、根系周转与分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生态系统水平的碳(C)分配格局和养分循环过程有重要影响。根解剖结构是...
11.[学位]
摘要: 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lonii DC Hu.)为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阔叶高大乔木,是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山白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