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辅分离后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的研究
【6h】

主辅分离后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理论应用

1.1.2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的历史及现状

1.1.3铁路旧的房建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1.2建立房建设备管理新模式的意义、目的和原则

1.2.1建立房建设备管理新模式的意义

1.2.2建立房建设备管理新模式的目的和原则

1.3国内同行业发展水平

1.4本文研究问题及写作思路

第2章房建设备管理的新模式

2.1构建新模式的内外部条件

2.1.1房建单位的维修服务优势

2.1.2房建设备管理部门面临的困境

2.2主辅分离后房建管理新模式的具体构想

2.2.1指导原则

2.2.2机构设置

2.2.3管理职能

2.3房建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

2.3.1房产处工作职责

2.3.2局房产管理所工作职责

2.3.3房产管理站工作职责

2.4房建单位实行“三分开”

2.5房建设备管理部门的权力与义务

2.6房建公司的权力与义务

第3章新模式下的维修及清算

3.1房建设备大修维修管理新办法

3.1.1大维修范围

3.1.2大修维修确定的原则

3.1.3大修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

3.1.4工程设计与预算的编制

3.1.5施工预算审批流程

3.1.6施工管理分工

3.1.7工程验收及保修

3.1.8资金拨付与结算

3.1.9其他管理

3.2量价清算办法

3.2.1清算考核的具体内容

3.2.2清算考核的指标及标准

3.2.3具体清算费用及单价

3.2.4具体清算程序方法

3.3试点效果

第4章物业管理市场化对新模式的启示

4.1试点物业公司的经营情况

4.1.1白城铁路居安物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

4.1.2叶柏寿房建物业公司经营情况

4.2全局物业管理的大好形势

4.3改革前制约物业管理发展的因素

4.4物业管理过渡期实行建筑平方米差额工资补贴

4.5建筑平方米差额补贴的清算办法

4.5.1补贴清算的条件

4.5.2确定物业管理费收费计划指标,计算补贴金额

4.5.3考核及清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伴随铁路跨越式发展,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主辅分离工作的深入进行,铁路房建单位与运输主业分离走向市场已是必然。铁路房建设备是铁路运输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铁路做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否畅通;关系到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服务的房建设备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铁路房建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从事铁路房建工作近20万职工的切身利益。 铁路企业旧的房建设备管理办法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行政管理,铁路局设三级管理一级核算,路局房建处、分局房建分处做为房建段的业务主管部门,不具有产权管理职能;由房建段代表路局、分局行使房建设备资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建段既是产权管理单位又是维修单位,在设备管理、修缮过程中,自提生产计划,自管工程核算,对新建工程自行验收接管,以“房东”的身份管理住宅。缺少制约和考核,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以沈阳铁路局为例,由于其管辖区域较大,包括辽宁、吉林两省的全境,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黑龙江、河北两省的部分地区,点多线长,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一,人们居住生活水平不等,各地物业管理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物业服务要求的标准也不一样。因此,探索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房建设备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利用有限的维修资金,管好、修好铁路房建设备,更好地为运输生产和职工家属服务是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深入研究,认真分析铁路企业改革面临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力布局调整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改变原房建段既是产权管理单位又是维修单位,缺少制约和考核,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导致房建设备质量下降的现状。本文认真研究分析了制约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的原因,详细阐述了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 通过横向比较各铁路局房建设备管理办法,结合沈阳铁路局试点的实际,提出实行管修分开,产权回归,明确责任,市场化运作,推行把委托服务和安全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调整系数,以合同为主体进行量价清算的房建设备管理新模式。 通过把房建设备管理效果与维修工程质量直接与房建单位的清算收入挂钩的办法,有效保证房建设备完好合用;构建了房建单位靠服务求生存的铁路内部市场环境。真正打破旧的管理模式,达到提高房建设备管理质量的目的。 本文以物业管理清算为具体实例进行详细阐述,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