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研究
【6h】

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

1.2论文研究目的

1.3论文研究的意义

1.4论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

1.5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框架

1.5.1论文研究的内容

1.5.2论文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融资租赁研究现状评述

2.1融资租赁产生与发展的简要评述

2.1.1融资租赁定义的简要评述

2.1.2融资租赁的发展阶段

2.2融资租赁基础理论的简要评述

2.2.1税率差别理论的简要评述

2.2.2债务替代理论的简要评述

2.2.3代理成本和破产成本理论的简要评述

2.3国内融资租赁研究述评

2.3.1在宏观发展方面的研究

2.3.2在行业应用方面的研究

2.3.3在应用方式方面的研究

2.3.4在风险及其防范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融资租赁发展及其在铁路行业的应用

3.1全球租赁的发展

3.1.1总体发展状况

3.1.2主要国家发展状况

3.2国外大型设备融资租赁应用及借鉴

3.2.1主要国家铁路融资情况分析

3.2.2国外铁路行业设备租赁的发展状况

3.2.3国外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借鉴

3.3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状况

3.3.1总体发展状况

3.3.2在大型设备租赁中应用

3.4我国铁路投融资状况分析

3.4.1我国铁路建设的基本筹资渠道

3.4.2铁路运输装备的投资及融资现状

3.4.3我国铁路投融资的机遇与模式选择

3.5融资租赁是铁路运输快速发展的理想融资渠道选择

3.5.1有助于解决制约我国铁路运输快速发展的资金问题

3.5.2非常适合我国铁路投融资的特殊性

3.5.3是解决我国铁路运能不足和运输装备生产能力过剩的最佳途径

3.5.4国际租赁的实践证明铁路运输装备非常适合采用融资租赁方式

第四章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

4.1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模式创新的背景分析

4.1.1融资租赁的常用模式

4.1.2铁路行业适用的传统融资租赁模式

4.1.3我国融资租赁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4.1.4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的切入点

4.2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一:基于弹性租金的杠杆租赁

4.2.1模式构建

4.2.2经济效益分析

4.2.3案例研究

4.2.4基于“博弈”的弹性租金优越性分析

4.3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二:委托—结构化共享租赁平台

4.3.1模式的结构

4.3.2可行性分析

4.3.3经济分析

4.3.4案例研究

第五章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的风险构成与控制

5.1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风险分析

5.1.1融资租赁业务风险因素分析

5.1.2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的背景环境分析

5.1.3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的风险因素分析

5.2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模式的主要风险概述

5.2.1风险的主要种类及产生原因

5.2.2各参与人风险分析

5.2.3风险识别思路

5.3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风险控制

5.3.1信用风险的控制

5.3.2市场风险的控制

5.3.3其它风险的控制

5.4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下的风险分散

5.4.1租赁资产种类组合

5.4.2投资时间组合

5.4.3投资比例组合

5.4.4组合资产的调整

第六章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6.1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6.1.1我国铁路管理体制对融资租赁应用的影响

6.1.2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操作实务的不足

6.2发展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的建议

6.2.1在宏观层面的发展建议

6.2.2在铁路行业的发展建议

6.3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近期突破口及远景规划

6.3.1近期突破口

6.3.2远景规划

第七章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全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7.2论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展开▼

摘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装备的融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成为我国铁路的一项重点任务。多种融资工具的组合,可以改善铁路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灵活的融资方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吸引大量的外资及民间资金进入铁路运输业,为解决我国铁路建设特别是铁路运输装备建设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渠道。 本论文通过研究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铁路融资租赁和我国较为成熟的飞机租赁的现状,在分析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市场条件和我国铁路内部相关政策等情况后,提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下,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具备实施条件,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融资租赁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在一定条件下,融资租赁在经济成本上将优于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不仅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还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还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角度研究了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认为在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业务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铁路行业实施融资租赁相关的政策建议,并探讨了近期实施的突破口及远景规划。 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1、系统研究融资租赁在我国铁路应用及解决铁路资金瓶颈的可行性,提出了融资租赁在我国铁路行业应用的基本路径。 2、提出了基于弹性租金的杠杆租赁模式,并从铁路运输企业(承租方)的角度,通过对贷款购买、普通杠杆租赁和弹性租金支付方式下的杠杆租赁三种模式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承租方在弹性租金支付下的杠杆租赁模式下的税后现金流出现值最小,因而是最优的租赁模式。 3、运用“博弈论”对基于铁路运输装备行业及设备的生命周期下的杠杆租赁模式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弹性租金支付方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4、在分析融资租赁方式的总体表现、我国融资租赁创新的切入点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如何成为铁路运输装备生产企业的服务平台,并将委托租赁和分成租赁两种融资租赁方式创新集成、组合,解决我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的相关问题:①在融资租赁公司和潜在投资人及生产商之间设计委托租赁,融资租赁公司具有法定意义的管理权,潜在投资人和设备生产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进入模式;②在融资租赁公司和承租人之间设计分成租赁,发挥融资租赁的杠杆作用,使得承租人支付租金与同期收益相匹配,以减轻前期付款压力,分散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