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道路系统对小汽车交通的承载作用研究
【6h】

城市道路系统对小汽车交通的承载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目标和研究思路

1.3 本文框架及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2 论文研究的基础

2.1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承载力的概念

2.1.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性分析

2.1.3 统计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道路系统与小汽车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基于供给的城市道路系统承载能力分析

3.1.1 城市道路系统承载能力

3.1.2 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的措施

3.2 基于需求分析的城市道路网交通强度

3.2.1 交通道路容量需求

3.2.2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3.3 基于供需平衡理论的交通负荷比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道路系统承载能力模型

4.1 建模目标与思路

4.1.1 建模目标分析

4.1.2 系统建模思路

4.2 系统要素分析

4.2.1 系统边界确定

4.2.2 系统要素分析

4.3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4.3.1 模型因果关系

4.3.2 因果关系图与反馈回路

4.4 系统流图与结构方程式

4.4.1 系统流图

4.4.2 主要结构方程式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道路系统对小汽车交通的承载作用分析

5.1 模型参数的确定

5.1.1 小汽车保有量

5.1.2 出租车数量

5.1.3 公交车辆与线路长度换算

5.1.4 道路交通状态计算方法

5.1.5 车辆周转量计算方法

5.2 模型有效性检验

5.3 基本交通发展前景设定

5.3.1 相关参数确定

5.3.2 现有出行特征不变下的交通状态

5.4 理想交通状态下的出行特征参数分析

5.5 理想交通发展政策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城市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一方面拉动内需加快了城市化和机动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给道路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系统是小汽车等各种地面交通方式的载体,路网规模、布局等决定了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能承载的交通量。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城市空间布局已基本确定,道路长度和路网密度增长幅度有限,而小汽车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显而易见。本文在分析北京市现有道路网络功能和增长趋势的前提下,系统、动态地研究城市道路系统对小汽车交通的承载作用。 首先,明确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目标,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路网容量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建立模型所应用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及其优势,并根据研究需要,明确本文所研究的城市道路承载能力的涵义。 然后,从供需平衡角度系统地分析城市道路系统和小汽车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交通负荷比和早高峰路网平均车速作为评价指标分析路网运行状态。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工程思想,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Vensim PLE软件为环境,通过系统边界确定、因果关系分析,系统流图的构建等一系列流程,建立城市道路(小汽车)交通与道路承载能力相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最后,利用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阐述模型因素之间定量关系和基础参数的确定方法,结合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的实际统计数据对比模型预测结果,证实模型的有效性。运用系统动力学政策分析方法模拟政策变量的改变对交通强度和平均车速的影响,从而得到理想路网运行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