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复杂产品系统的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与竞争力重塑研究
【6h】

基于复杂产品系统的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与竞争力重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主创新理论

1.2.2 全球价值链(GVC)理论

1.2.3 模块化理论

1.2.4 复杂产品系统理论

1.2.5 创新网络理论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1 船舶制造业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2.1.2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2.1.3 我国船舶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我国科技创新投入及科技活动开展现状

2.2.2 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3 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

3.1 复杂产品系统(COPS)与大规模产品的对比

3.2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集成创新模式

4 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的构建

4.1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组织模式

4.1.1 产业结构分析

4.1.2 竞争行为分析

4.1.3 产业绩效分析

4.2 主要国家及地区造船业的自主创新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4.2.1 韩国船舶制造业

4.2.2 日本船舶制造业

4.2.3 欧洲船舶制造业

4.2.4 小结

4.3 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

4.3.1 船舶制造商

4.3.2 模块供应商及其它部件供应商

4.3.3 船东和中间商

4.3.4 金融机构

4.3.5 政府

4.3.6 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

5 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的运作及治理模式

5.1 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的运作模式

5.2 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的治理模式

6 我国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塑过程

6.1 自主创新网络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6.1.1 我国船舶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6.1.2 自主创新网络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6.2 我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动态跃迁

6.2.1 船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6.2.2 我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路径

6.3 小结

7 促进我国船舶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7.2 积极发展船舶制造产业集群

7.3 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

7.4 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经过10余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造船大国,但是,自主创新不强、产能过剩、配套设备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使我国在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征途上步履维艰。本文从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入手,深入剖析该产业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产业结构分析、竞争行为分析和产业绩效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船舶制造业现有的组织模式。在借鉴韩国、日本和欧洲各国自主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船舶制造商、模块供应商及其它零部件供应商、船东和中间商、金融机构、政府、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六大节点在内的自主创新网络,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详细阐述了该网络的运作及治理模式。在构建自主创新网络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塑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即通过自主创新网络的构建和运作来提升产业竞争力,然后完成在全球价值链的动态跃迁,并为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由此,我国船舶制造业进入一个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最后,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供应商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和引进四个方面,给出了提升我国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