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离散型混凝—破碎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
【6h】

离散型混凝—破碎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研究意义

2 混凝破碎-动力学研究现状

2.1 混凝机理和絮体形态学

2.1.1 混凝机理

2.1.2 颗粒的絮凝特征

2.1.3 絮凝形态学

2.2 混凝动力学理论

2.2.1 混凝动力学方程

2.2.2 分形理论

2.2.3 絮体分形特征

2.3 自保守混凝动力学研究现状

2.3.1 自保守混凝动力学理论

2.3.2 自保守混凝反应器

2.3.3 分形絮体自保守混凝动力学

2.4 混凝-破碎动力学研究

2.4.1 絮凝体破碎理论

2.4.2 分形絮凝体破碎理论

2.4.3 破碎动力学研究现状

3 离散型混凝-破碎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

3.1 群体平衡模型的建立

3.2 速度梯度G

3.2.1 速度梯度理论

3.2.2 自保守速度梯度理论

3.3 破碎速率函数的建立

3.3.1 球形破碎速率函数

3.3.2 分形破碎速率函数

3.4 碰撞频率函数的建立

3.4.1 球形碰撞频率函数

3.4.2 分形碰撞频率函数

3.5 碰撞效率函数的建立

3.6 破碎碎片分布函数的建立

3.7 离散型混凝-破碎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3.7.1 求解方法的选择

3.7.2 具体求解步骤

4 絮体粒度分布及自保守特征

4.1 球形絮体粒度分布及自保守特征

4.1.1 速度梯度G为常数

4.1.2 自保守速度梯度G

4.2 分形絮体粒度分布及自保守特征

4.2.1 速度梯度G为常数

4.2.2 自保守速度梯度G

4.3 结论

5 速度梯度G与破碎的关联度研究

5.1 速度梯度G为常数

5.1.1 球形

5.1.2 分形

5.2 自保守速度梯度G

5.2.1 球形

5.2.2 分形

5.3 结论

6 混凝速率比较及螺旋絮凝反应器的优化

6.1 絮体结构球形时混凝速率比较

6.1.1 速度梯度G为常数

6.1.2 自保守速度梯度G

6.2 絮体结构为分形时混凝速率比较

6.2.1 速度梯度G为常数

6.2.2 自保守速度梯度G

6.3 螺旋絮凝反应器的优化

6.4 结论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离散型混凝-破碎动力学方程(群体平衡模型)很好的描述了颗粒运动、碰撞、絮凝和破碎的过程。掌握絮体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以及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同时研究混凝过程中破碎的作用,通过比较混凝速率的快慢对螺旋絮凝反应器提出新的思路,对于混凝控制及混凝速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依赖于混凝动力学以及Spicer研究基础,基于群体平衡模型的数值模拟并借助Matlab软件数值求解。在剪切力场机理下的混凝过程中,研究速度梯度G值为常数时和为连续型函数时颗粒运动、碰撞、絮凝和破碎的规律特征,并且提出新的混凝-破碎机理,为混凝效率的提高做出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力场机理的混凝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后表现出折减粒子分布自保守性,即到达一定时间后,絮体颗粒分布不再发生变化到达稳定状态。在混凝过程中,速度梯度G为常数时,其破碎很重要,不可忽略;速度梯度G为连续型函数时,破碎的忽略具有合理性。絮体结构为分形时,随着分形维数减小,混凝速率越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