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藏高原路侧土壤及植物的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
【6h】

青藏高原路侧土壤及植物的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测定及评价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1.2.2 重金属与道路交通的关系

1.2.3 影响重金属在路侧土壤中积累的因素

1.2.4 重金属在路侧土壤中的分布规律

1.2.5 重金属在路侧植物积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2.6 现阶段研究不足之处

1.3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3.1 本实验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简介

2.1.1 青藏高原简介

2.1.2 研究区域公路交通及所研究道路简介

2.1.3 研究湖区简介

2.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2.2.1 采样器具准备

2.2.2 土壤样本采集方法及前处理

2.2.3 植物样本采集方法及前处理

2.2.4 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2.2.5 品质保证和品质控制(QA/QC)

2.3 实验变量定义

2.4 数据分析方法

2.4.1 分类回归树方法

2.4.2 非线性回归法

2.4.3 多因素方差分析法(MANOVA)

2.4.4 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分析法

2.4.5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2.4.6 植物重金属累积指数评价法

3 分类回归树法研究影响路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

3.1 路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统计性描述

3.2 路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3 基于分类回归树模型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3.3.1 Cu含量的分类回归树模型

3.3.2 Zn含量的分类回归树模型

3.3.3 Cd含量的分类回归树模型

3.3.4 Pb含量的分类回归树模型

3.3.5 Cr含量的分类回归树模型

3.3.6 Ni含量的分类回归树模型

3.3.7 As含量的分类回归树

3.4 本章小结

4 非线性回归法研究重金属在路侧土壤中的分布规律

4.1 基于路侧距离的重金属含量统计性描述

4.2 重金属含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路侧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转移规律的研究

5.1 路侧植物重金属含量的统计性描述

5.2 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各独立变量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5.3 路侧植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4 路侧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分析

5.4.1 路侧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4.2 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对路侧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评价

6.1 路侧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6.1.1 基于路段的重金属含量的统计性描述

6.1.2 基于路段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6.1.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6.2 植物重金属积累指数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道路交通是造成路侧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域,沿西宁-玛多-曲麻莱-不冻泉-那曲-拉萨公路采集了120个土壤样本,100个植物样本,在扎陵湖和鄂陵湖附近的道路路侧采集了土壤样本51个,在纳木错湖附近的道路路侧采集了9个土壤样本。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本中的8种重金属全量。使用分类回归树方法分析影响路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发现不同的元素其主要影响因子不同。使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路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路侧距离的关系,发现8种元素均随路侧距离的增加呈现出指数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同元素所污染的范围不同。使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各个路段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发现车流量较大的路段重金属污染等级较高。通过比较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发现,植物对单一元素的吸收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u>Cr> Zn> Cd> NiPb=As>Co。通过对重金属在植物中的积累指数评价,发现7种植物对8种重金属的累积能力排序为圆头蒿>狼毒>藏玄参>棘豆>蒿草>香青>青藏苔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