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敦煌莫高窟微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h】

敦煌莫高窟微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3.2 本文内容安排

2 洞窟自动分隔门结构设计

2.1 微环境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自动分隔门结构介绍

2.3 自动分隔门的具体实施方式

3 洞窟微环境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

3.1 时滞系统控制概述

3.2 时滞系统的经典控制方法

3.3 时滞系统的复杂控制方法

3.3.1 Smith预估控制

3.3.2 Dahlin算法

3.3.3 预测控制

3.4 时滞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3.4.1 模糊控制

3.4.2 神经网络控制

3.5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模型分析及结构设计

4.1 控制系统模型

4.2 Smith预估控制

4.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3.1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

4.3.2 模糊控制原理

4.3.3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4.3.4 模糊控制系统建模仿真

4.4 Fuzzy-Smith预估控制

4.4.1 Fuzzy-Smith预估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

4.4.2 Fuzzy-Smith预估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

4.5 带积分环节的Fuzzy-Smith预估控制

4.6 本章小结

5 微环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1 功能介绍

5.2 微环境控制系统结构介绍

5.2.1 控制器芯片

5.2.2 执行器

5.2.3 无线测量装置

5.3 系统硬件设计

5.3.1 DSP最小系统

5.3.2 F5通信模块

5.3.3 RS485通信模块

5.3.4 微环境控制调节机构模块设计

5.3.5 无线传感网络搭建

5.4 系统硬件电路调试及实物图

5.5 本章小结

6 系统软件设计与验证

6.1 DSP的软件系统概述

6.1.1 Code Composer Studio简介

6.1.2 DSP的编程语言

6.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6.2.1 DSP系统初始化

6.2.2 GPIO配置

6.2.3 SCI配置

6.2.4 定时器初始化

6.2.5 中断初始化

6.2.6 F5模块通信协议

6.3 系统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敦煌莫高窟是石窟类遗址,石窟遍布在整个崖壁上,在对洞窟内的壁画、佛像等珍贵文物进行保护过程中,洞窟内的微环境变化对其保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洞窟内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的控制具有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等特性,尤其是滞后性的存在,往往使扰动不能被及时察觉,调节效果不能及时反映,造成系统稳定性下降,产生较大的超调或振荡,使得洞窟内的微环境很难被控制。而且洞窟大小各异,形制复杂,当前也缺乏成熟的数学模型来精确描述这些关系,这为在洞窟内开展微环境控制、洞窟管理造成极大困难。洞窟外部的环境也在连续地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引起洞窟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而导致对洞窟微环境预测结果的高度不确定。因此,如何对洞窟微环境进行精确预测,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的复杂性,为使洞窟的微环境得到有效控制,本文搭建了一套微环境控制系统;自主设计了洞窟的自动分隔控制门;自动分隔控制门上安装了微环境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自动分隔控制器,以及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纱帘、密封帘、百叶等,其中对自动分隔控制器完成了软硬件开发,并嵌入了针对时滞环节的智能控制算法;比较、分析了多种控制算法,通过对各算法进行了建模、仿真,最终选用了带积分环节的Fuzzy-Smith预估控制算法,该算法满足对象参数大幅度变化的要求,通过对其鲁棒性和稳定性的理论分析及模型仿真,证明了其稳念性能好、可靠性高的特点。并对洞窟的自动分隔门以湿度控制为例进行了功能验证和调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