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首钢建设集团劳务队伍建设研究
【6h】

首钢建设集团劳务队伍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

1.5 论文特色与拟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博弈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理论基础述评

2.2 文献综述

2.2.1 文献回顾

2.2.2 文献述评

3 首钢建设集团劳务队伍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劳务队伍的现状

3.1.1 劳务队伍的数量与等级

3.1.2 劳务队伍的稳定性

3.1.3 务工人员文化技能素质情况

3.1.4 劳务企业的数量与质量

3.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劳务队伍资源短缺

3.2.2 缺乏核心劳务队伍

3.2.3 劳务队伍稳定性较差

3.2.4 务工人员文化技能素质较低

3.2.5 劳务企业空壳化严重

3.3 原因分析

3.3.1 基于内外因的集团劳务队伍资源短缺分析

3.3.2 基于单纯用工模式的核心劳务队伍缺失分析

3.3.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队伍稳定性分析

3.3.4 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务工人员培训分析

3.3.5 基于多方博弈理论的劳务市场参与主体分析

4 首钢建设集团劳务队伍建设的对策

4.1 建立吸引劳务队伍的长效机制

4.1.1 多渠道多途径引进劳务队伍

4.1.2 营造劳务队伍良好用工环境

4.2 建立打造核心劳务队伍的复合用工机制

4.3 建立劳务队伍利益与项目成果挂钩机制

4.4 建立务工人员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

4.5 建立劳务市场参与主体全新的管理机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建筑业实行“两层分离”后,建筑施工作业主要由劳务队伍承担,劳务队伍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各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保稳定的主要载体。首钢建设集团作为首钢总公司下属的大型综合性建设公司,在近几年来的很多建设工程项目上,劳务队伍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团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集团的很多建设工程项目上,劳务队伍资源短缺,一些新开发的工程项目,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劳务队伍,使集团出现了“有项目,没队伍”的局面;高技术含量的施工作业和“急难险重”的任务抢工,缺乏核心劳务队伍,难以完成任务;劳务队伍流失严重,现场停工、群体上访讨薪事件逐年增多,致使集团目前的劳务队伍稳定性较差;劳务队伍中的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于农村,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文化技能素质较低;集团的劳务企业量多质低,挂靠转包现象普遍,“空壳化”严重,缺乏对劳务队伍的管控。
  鉴于建筑劳务队伍已成为建筑施工作业的主力军,针对集团建筑劳务队伍的现状,本文以集团劳务队伍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实地调研、访谈、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专家讨论等方式,围绕集团劳务队伍的数量与等级、稳定性、务工人员素质以及劳务企业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原因分析,总结归纳了集团目前劳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每个问题的相应解决方案。基于内外因分析了集团目前劳务队伍资源短缺的原因,提出集团应建立吸引劳务队伍的长效机制;基于单纯用工模式分析了集团目前核心劳务队伍缺失的原因,提出集团应建立打造核心劳务队伍的复合用工机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集团目前劳务队伍稳定性较差的原因,提出集团应建立劳务队伍利益与项目成果挂钩机制;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集团目前务工人员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的原因,提出集团应建立务工人员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基于多方博弈理论分析了集团目前劳务企业空壳化严重的原因,提出集团应建立劳务市场参与主体全新的管理机制。
  在集团劳务队伍建设的研究上,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诸如核心劳务队伍打造的投入产出、劳务队伍利益挂钩方案的可行性、自有劳务企业对劳务队伍的最优管理方案等,还需要通过不断的检验和摸索,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